【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06(1 / 2)

昨晚跟康喬分別後,苗筱去見了趙指導,聽說了一些紀央和潘悅的事。

如她所知道的那樣,作為一名運動員,紀央無疑是非常成功的,15歲便在亞運會上嶄露頭角,不僅拿下了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的冠軍,還憑借一人之力力挽狂瀾帶領全隊多的4100米自由泳接力冠軍,一戰成名,從此各種大型賽事的國家遊泳代表隊名單裏都少不了她,而她的表現也一直沒有讓人失望過。

相比之下,潘悅始終籍籍無名,如果她沒有在那場車禍中不幸喪生,或許那些圍觀群眾根本就不會知道她的存在。

巧合的是,潘悅和紀央同年同月同日生,難免會經常被隊裏的人拿來比較。

說出來可能沒人信,潘悅訓練時的成績一直都比紀央好,直到她去世前紀央還從未在訓練時超越過她,隻是每次隊內選拔時她總會失利,如同魔咒一般。雖然可惜,但體育競技就是這麼殘酷,臨場表現也是衡量一個選手綜合實力的重要依據之一,無論她平常有多努力,仍然頻頻與各種重大賽事失之交臂。

如果僅僅隻是這樣,紀央和潘悅的關係也許還不至於惡化得如此人盡皆知,畢竟贏她的人遠不止紀央而已,甚至還有很多後起之秀。

重點是,她眼裏隻有紀央。

很少有人知道,紀央和潘悅曾經關係很好,親如姐妹。

她們在同一個家屬院長大,自小形影不離,是潘悅帶紀央走上遊泳這條路的。之後她們又先後被省隊選中,一起訓練、一起成長、一起哭也一起笑,當然還一起憧憬過奧運賽場。

——當初一起做的夢,你輕而易舉就實現了,而我拚盡全力卻始終觸碰不到。

大概就是出於這種心態,潘悅和紀央的關係越來疏遠,最終形同陌路又暗中較著勁。

盡管如此,在紀央心中始終還是有那麼一個位置是屬於潘悅的,誰都替代不了。

因此,潘悅的死對她來說是致命的打擊,而那些流言蜚語則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聽完這個故事,苗筱心情很沉重。

她就像大部分患有心理病的人一樣,會放大自己的悲情,乃至覺得自己是這世上最悲慘的人,可是在這兩個比她小了整整五歲卻已經為了國家榮耀、個人夢想而奮戰了十幾年的人比起來,她突然覺得自己那點破事根本不足掛齒,頂多隻能算是漫長人生道路上一顆絆腳的小石子罷了,橫亙在潘悅和紀央麵前等待著她們去征服跨越的可是一座又一座山,沒點兒愚公精神怕是早就放棄了,尤其是潘悅。

有這種想法是好事吧?說明她開始調整心態,說不定很快就能夠積極麵對人生。

然而,她的主治醫生關心的卻是……

“你為什麼又跑去找了趙指導?”

這很重要嗎?苗筱沒好氣地白了他眼,但還是給出了解釋,“我覺得你說的話有一定道理,說走就走確實不太禮貌,得好好去道個歉才行。”

“你是怎麼找到她的?”康喬不記得她們有互相留個聯係方式。也不認為在他們離開後趙指導會繼續待在那家火鍋店,她應該會急著去陪紀央才是。

“電話啊,又不是古代,要找一個人能有多難啊。”她回得理直氣壯。

“哪來的電話?”

“你這個人怎麼問題那麼多啊?”

“……這難道不是正常人都會覺得奇怪的地方嗎?”

“有什麼好奇怪的,和這比起來,你跟紀央在一起過才更奇怪呢。”

“哪裏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