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預算公開機製建立和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義烏市通過預算手段,要求各部門使用預算資金的主要信息公開,並逐步建立以財政資金申請、執行和流轉為主線的政務信息公開機製,增進了社會公眾對政府履職的理解和溝通,有利於形成政民互信、提升政務誠信,也有鯉魚實施更全麵有效的監督。
民主參與
財政是庶政之母,而庶政與我們改革中所倡導的“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思想是統一的。
參與式預算在溫嶺市率先起步,而義烏則在吸收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既拓展參與程度,又提升決策效率,使參與式預算在全市鎮街全麵鋪開。2012年,義烏版的參與式預算在稠城和佛堂兩個鎮街先行試點,從編製2014年預算開始,全市各鎮街全麵推行參與式預算,通過民意代表和人大代表參與預算的編製、審核,並監督預算執行全過程,推進了預算的民主進程,增強了預算的公共性與公眾需求之間的統一性。
理財規範
非稅收入由於其征收和管理的特殊性,在我國許多地區往往成為政府各部門權利糾葛的重要節點,也是部門權力利益化的內在驅動力。作為縣域經濟“排頭兵”的義烏財政,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義烏的非稅收入管理體係改革包括兩個部分,意識綜合預算管理製度和“三個子”的預算體製改革,更為重要的是以規範、效率和便民為導向的非稅收入代收體係。具體做法如下:
在代收銀行統一開設“義烏市政府非稅收入彙繳專戶”,用於及時集中、全麵彙繳政府非稅收入,保證全市執收單位的各項非稅收入及時、足額、直接上繳財政專戶。充分發揮代收銀行“以收代管”的源頭監管作用,構建“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的收繳模式,實現收繳分離和源頭監管,保證資金安全。
其次是效率。義烏財政統一與代收銀行簽訂協議,製定詳盡操作辦法,統一規範代收操作、票據憑證的使用和傳遞;建立每日對賬、每月資金分解製度,財政部門每日複核銀行代收資金,按月分解代收資金;定期資金劃撥,財政部門按期將礙手資金分別劃轉至金庫或商業銀行的財政資金賬戶。
第三是便民。在報請義烏市政府批準後,代收銀行的主要選擇標準是:營業網點分布城鄉,麵廣量大,原則上全市城鄉營業網點需達十個以上或入駐行政服務中心;網絡上與財政計算機中心聯網並可以使用義烏市政府廢水收入征收管理係統;所有網點均能辦理政府非稅收入代收業務。目前代收銀行共達九家。
通過代收機構的介入和規範管理製度,使全國許多地方政府倍感為難的非稅收入管理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正確的權力觀、責任觀和利益觀,以及全市各部門的積極配合是義務去的管理突破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