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投資者的創業潮是不可想象的。與第一次互聯網創業潮相比,投資者們更為成熟,他們對失敗更寬容,也願意為未知的風險付出。傳統模式下強調投資回報的商業模式,在此次創業潮中不再那麼重要。

這就是我們的時代。正如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部主任祁斌說,這個時代會成就很多人,任何人,隻要他全身心地參與到經濟改革的進程中去,推動改革、努力耕耘,時代是一定會以某種方式回報他的。2015年,成就人的機會會更多。

創意

無論在哪個時代,創意都是稀缺資源。在今天,創意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動力,從互聯網到智能建築到醫學研究到娛樂領域,都迫切需要“發掘新思維、引領新科技及啟迪新的創造性內容”。

比如,互聯網打開魔盒,迎來信息大爆發,也分散了人的注意力,如何出奇製勝、吸引人們的關注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以互聯網、3D打印等為代表第三次工業革命,更強調個性化,也就是說,產品和服務不是為了滿足普遍性需求,而是某一特定需求—也就是“痛點”。這是互聯網思維下的創意,如果按照傳統工業化的思維模式去思考,我們就無法理解臉萌為何會在2014年火爆。2015年,更多新的需求會被挖掘或者創造出來,行業會被更細地劃分,創意也將會更出人意料。

而對一個國家和企業來說,能否有效創意,“真正的問題在於能否擺脫傳統的中心化的思維方式,換之以一種分散化、水平式、合作式的思維方式來組織商業。”這也是在我們這個時代不斷顛覆自己、擁有持續創意的基礎和著眼點。

現在,不僅互聯網企業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傳統企業也迫切希望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重整自己,激發更多的創意,帶來更多創新和創業者。於是,海爾著手去中層化,轉型服務,通過組織結構調整來更貼近用戶、提供更符合用戶需要的個性化產品,並鼓勵內部創業,以希望能夠踏上時代節拍。劉永好也在2014年提出建立“雲牧場”,讓用戶通過互聯網定製牛奶,定製雲牧場,領養奶牛,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互聯網平台,來與消費者互動,形成粉絲群,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良性互動。最終目標,則是通過這樣平台的建立,來促進企業的轉型和升級。

毫無疑問,這很難。對已經成型的大公司來說,持續創新、保持綿綿不絕的創意,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不過,還是有企業做到了,比如穀歌。去年穀歌推出了移動端郵箱應用Inbox,其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幫助用戶處理建立的功能,獲得外界的廣泛讚譽,甚至被認為是一款重新定義電子郵件的標誌性產品,顛覆了此前作為穀歌代表性產品之一的Gmail。

這不是穀歌首次顛覆自己,事實上,除了互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穀歌一直在推出五花八門的創意產品,比如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植入人體的納米顆粒、網絡熱氣球、穀歌眼鏡、可再生能源、生物製藥……對此,其創始人之一的拉裏·佩奇解釋說,驅動他做出決策的原因很簡單—是否對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們將關注那些真正重要的東西。”

是的,聚焦於真正重要的東西,才能讓我們看得清這個時代,才能真正做出點自己滿意的事,不那麼在意短期回報。也隻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時代淘汰。2015年,你要給自己什麼樣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