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早一點,從習總書記2013年提出“三期疊加”、2014年提出“新常態”,中央認可了新常態下潛在經濟增速下移和環保能耗等約束,都在表明中國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尋找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意味著,2015年無論是社會政治還是經濟文化領域都會有持續的創新。

創業

傑裏米說,第三次工業革命將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帶來成千上萬的工作和生意,這些基礎設施自身也可以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近年來全球商學院課程設置和畢業生工作方向的轉變,證明了這一點。據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之前,美國MBA畢業生都想進入華爾街的金融和谘詢行業,2008年之後,畢業生們更願意進入新興科技公司或者自己創業。

中國在政府的支持下,一股創業潮正在興起。2009年初,中央政府發布了一項優惠政策,允許高校畢業生可以零首付注冊成立一家公司,所需注冊款項在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清即可。隨後,北京、上海、杭州、蘇州、廈門、重慶等20多個城市也陸續出台了相關扶持政策。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表示要掀起中國國內的“草根創業”浪潮,帶動經濟發展“發動機”的更新換代升級。這將創業潮推到一個新高峰。

2014年的創業者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大象創始人劉克楠、臉萌創始人郭列、Segmentfault創始人高陽等活躍在互聯網上年輕的“創客”們。這些80後、90後在互聯網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長大,受過良好教育,對與互聯網相關的一切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他們不像父母那樣對網絡帶著懷疑甚至抵製,相反,他們早已進入數字化生活;也不願像父母那樣為了一份可能隨時失去的工作拚命,寧願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還有從互聯網巨頭公司出來的創業者,他們是國內互聯網創業的中堅力量。很多大名鼎鼎的公司,如新上市的陌陌、滴滴打車、同程網、豌豆莢、融360、開心網、優酷、格靈深瞳等,都是他們創辦的。這一方麵帶動巨頭公司們紛紛開放自己的平台,成為互聯網創業的孵化器;另一方麵,創業者們也形成了各自的聯盟,“阿裏巴巴係”“騰訊係”“百度係”“盛大係”“網易係”“新浪係”“搜狐係”“金山係”“華為係”“穀歌係”“微軟係”等創業者派係不斷壯大。

蜂擁而起的不隻是創業者,還有天使投資人和風險投資家。這些擁有巨額資金和資源的投資者們,不願錯過下一個馬克·紮克伯格。在創業咖啡館裏,他們憑著二三十分鍾的麵談就會決定是否投資一個項目。他們還與北大、清華等大學以及著名的商學院合作,在學校裏尋找合適的創業者。清華大學著名的x-lab是投資者們經常光顧的地方,這裏幾乎開發從線上到線下的一切產品,同時向創業者提供免費設施,並為他們介紹投資者和風險資本家。斯坦福、哈佛等知名大學也不願錯過中國正在蓬勃興起的創業潮,他們與國內大學合作,為創業者提供平台和資金、人脈等幫助,也讓他們能夠及時獲得來自矽穀的最新信息。一些功成名就的創業者如周鴻、雷軍等人,同時也是天使投資人,以往的經曆讓他們更理解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