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練功,在修煉到一定境界時,眼前總會呈現出茂密的樹林,鮮豔的花卉,明靜的圓月,及其他各種各樣的清晰逼真的離奇景象、景物,為此,人們不禁要問:這幻景是怎麼回事?
這裏,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生物的空間全息與時間全息。“全息”一詞來源於激光照相,用激光感光後的底片有一個特點,底片打碎後,任何一塊小的碎片仍然能夠顯示出物體完整的影像來。即局部包含整體的信息,是整體成比例的縮小。所謂“空間全息”,指的是生物全息律。生物個體是一個大係統,它由許多相對獨立的小係統組成,在大係統與小係統之間存在著全息對應關係。這樣的現象稱為生物全息現象,這樣的規律稱為生物全息律。即生物體上任一相對獨立的部分都含有整體的全部信息,是整體的一個成比例的縮小。生物體最小結構與功能單位的細胞也是一個小係統,其中遺傳物質DNA同樣含有生物體的全部信息。
生物體不但具有空間全息特性,同時在高等動物中,還表現出了時間的全息。如人類的胚胎發育史,就是地球上自有單細胞生物產生以來直到人類出現的幾十億年發展曆史的縮影,即個體發育重演物種發育的曆史。我們將之稱為“時間全息”。
從上述可知,生物機體(人)是一個具有時間全息和空間全息的兩重全息係統。這一全息係統的結構與性狀都是該有機體與生存環境長期作用的結果,因此它會以特有的性質保存其進行過程中周圍環境的信息,它即是一個信息的接收、記錄或貯存單位,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發送單位。
所以,信息發放與“幻景”是有著密切聯係的。練功過程中出現神奇的幻景時,使人猶如進入仙境,感到心曠神怡,達到高度的身心統一。這與大腦的信息發放有關。自然界生物進化史告訴我們:人類的進化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古猿,最後才慢慢進化到今天的人類。在這漫長的進化歲月中,其所接觸的周圍空間環境都是太陽,月亮、森林、樹木、野草花卉等等,機體不斷地貯存周圍環境的信息,其中一部分被篩選掉,而另一部分卻長期地保存下來,並在機體組織細胞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這些貯存起來的環境信息,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會發放出來,隻有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一定的方法(如練氣功等),才能使這些環境信息發放出來。氣功有“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之說,所謂“還虛”即練功者所達到一種較高境界。練功過程中眼前出現皓月、樹林、花卉等景物,則是達到較高境界的一種表現。由此可見,練功中出現的“幻景”,並不是“幻覺”,而是人體在百萬年進化過程中接收,貯藏周圍環境信息於體內,在一定的條件下發放後,被自我感知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