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肩關節感染嗎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的關節囊、肌腱和韌帶等組織的慢性無菌性炎症,與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不同,患者沒有體溫升高,局部沒有局部紅、腫、熱的表現,也沒有外周的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等征象。但它有慢性炎症所具有的局部組織充血、滲出增多、後期機化、粘連等病理過程。
肩部疼痛都是肩周炎引起的嗎
在門診常將肩關節疼痛、有活動障礙的統稱為肩周炎,於是吃藥、針灸、理療。這些患者中有許多確實是肩周炎患者,但還有許多卻屬誤診。肩關節疼痛可以是肩關節本身的疾病,如肩關節炎症,包括有細菌感染的炎症和無細菌感染的炎症,細菌感染又分為特異性感染的和非特異性感染,特異性感染包括結核杆菌、傷寒杆菌等特異性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而非特異性感染則指鏈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的炎症。無菌性炎症就更多,有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變態反應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損傷是肩關節疼痛的最常見原因,損傷可以是有明確暴力作用引起的暴力損傷,暴力損傷可導致肩關節骨性損傷,即骨折,而更常見的是肩關節內、外軟組織損傷,如關節囊、韌帶、肌腱、肌肉、關節盂唇、軟骨損傷等。肩關節疼痛的原因還可以是肩關節腫瘤,腫瘤包括良性腫瘤、惡性腫瘤和轉移性腫瘤。
有時肩關節疼痛並不一定是肩關節本身的原因,頸部的疾患(如最常見的頸椎病)就可以導致肩部疼痛。心髒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有時也會向左肩部放射,而被誤診為肩周炎。膽囊疾病、膽結石、膽囊炎疼痛向右肩部放射,也可能誤認為是肩周炎。總之,能夠引起肩部疼痛的疾病很多,對於肩部疼痛應該仔細診斷、明確病因、對症施治。
肩周炎是體力勞動累傷的嗎
肩周炎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有些人認為肩周炎是由於肩臂的過度勞累所致,為此研究者們做了較多的臨床觀察和病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了肩周炎病因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但肩臂的體力勞動卻不是主要病因。因此,認為肩周炎是重體力累傷的說法純屬誤解。
通過對一些長期肩臂勞累的體力勞動者和體育運動員的調查,發現這部分人的肩肌發達,由於長期受力鍛煉,其肩部軟組織堅韌而富有耐力,協調運動配合良好,即使偶然受到超強外力的刺激,也不會出現拉傷,因此說體力勞累不是患肩周炎的主要原因。例如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及某些工種的工人,整年搬、抬、扛、舉;以及參加拳擊和舉重的運動員,其肩臂所受重力相當大,但他們卻極少患肩周炎。相反某些非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例如教師、作家、會計、廚師和司機等,甚至某些非體力勞動者,患肩周炎者卻很多。這就是由於平時缺乏鍛煉,肩部肌肉、韌帶不發達,因而缺乏耐力。又由於其工作性質,肩臂肌肉要長時間協調運動,使肌肉韌帶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此時雖無重力牽拉,卻因持續的緊張協調而難免疲勞,以至到中老年時期,累積性疲勞損傷的肌肉、韌帶及滑囊等明顯退行性變,一旦有較輕的外因刺激,損傷到一定程度,即會泛發為肩周炎。
以上說明,肩臂肌肉發達的體力勞動者和經常從事體育鍛煉而身體素質好的人,即使肩臂勞累,也不一定患肩周炎。而非體力勞動者,由於肩臂肌肉不發達,耐力較差,或原有慢性勞損和老年性退行性變,雖然輕度勞累也極可能誘發肩周炎。所以說勞累不是肩周炎的致病因素,對於某些非體力勞動者所患肩周炎,勞累隻能算是一種誘發因素。
患了肩周炎就不能繼續工作了嗎
患了肩周炎還能不能繼續工作,這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在肩周炎初期,並不是所有的組織都發生退行性病變及粘連,隻是某一組織產生病變,使得肩關節活動到某一位置時(即該組織收縮時)才產生疼痛,一般關節活動無明顯限製。因此,這個階段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可以繼續工作。
隨著病情的發展,關節韌帶攣縮和血腫機化粘連,使肌肉萎縮,關節僵直,發生功能障礙。此時,如果為了避免活動肩關節產生疼痛而製動,就會加重粘連,而使肩關節更加僵硬;如果活動過多,就會加重炎性液體的滲出,也會導致疼痛和粘連的加重。所以此時,應在醫生治療的同時,一定要配合適當的功能鍛煉。可以進行適當的工作,但不要錯誤地認為每天的工作或家務勞動已達到鍛煉的目的,這樣會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