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防患未然(1)(1 / 2)

如何預防肩周炎的發生

肩周炎的發生有年老體衰、氣血不足、肩關節及周圍組織發生退行性變的內因,也有感受風、寒、濕邪,邪氣痹阻經脈,導致不通而痛的外因。所以,如果能夠內、外因相結合地預防該病,就一定能減少該病的發生,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1.以預防為主,把肩周炎消滅在萌芽之中。

2.從根本上發動群眾,從青年時期做起,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持之以恒。如跑步、醫療體操、廣播操、太極拳、武術、中老年人健美操、劃船動作、弓箭步向前走做擴胸動作、肩關節有關功能活動等,都是很好的預防肩周炎的鍛煉方法。

3.防止持續性過久的風吹。尤其是夏天,天氣炎熱,出汗過多。如果出汗後,在風扇下或陰涼通風處,在肩部外露情況下,吹風過久,很容易導致肩周炎的發生。所以,在溫暖或炎熱的季節,要防止持續性過久的風吹。

4.防寒。加強冬季保暖,晚上睡覺時防止肩關節外露。

5.常居寒濕之地或從事煤礦井下工作,要采取勞動保護措施,防寒防濕,避免過度勞傷肩關節。

6.雨淋後,應立即洗熱水澡,以達周身微微汗出為宜。

7.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外傷。如受外傷,應立即治療。

8.防止或延緩退行性變的發生。大量統計資料表明,肩周炎的發病均與靜、老、傷、寒有關。靜(指少動)、老(指退變)是該病的主要內因。所以,要防止該病的發生,就必須從年輕時代起堅持體育鍛煉,防止或延緩退行性變的發生。

9.加強營養,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對於年老體弱的人,可注射丙種球蛋白等藥物。

10.勞動強度不宜過大。肩關節運動過度,會導致其周圍軟組織的勞損,積損成勞、積勞成疾,久而久之,會誘發該病的發生。

11.肩關節部位一旦有疼痛或不適感,應及時就醫,盡早得到治療。

肩周炎是一種慢性疾病,應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從小鍛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增加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預防該病的發生。

預防肩周炎有何具體措施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也是最容易損傷的關節,尤其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病率最高。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量減小,穩定關節的肌肉、肌腱和關節囊出現退變鬆弛和乏力,加之動作不協調,更易出現肩關節周圍的損傷。肩周炎病程相對較長,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肩周炎的誘發原因較多,常見的有退變因素、外傷因素、環境因素、氣候因素、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解剖因素等。但外傷、環境、氣候和精神因素等是可以預防的。

1.應注重身體鍛煉 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習慣,選擇合適的體育項目,如跑步、球類、遊泳、氣功、舞蹈等。

體育鍛煉要持之以恒,注意效果。對於中年人來說,時間較緊,且工作和家庭壓力較大,難以找出寬餘的時間進行鍛煉,這就要充分利用晨練和工間操,以保證機體的運動量。對於老年人來講,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力量逐漸減弱,肩關節及其周圍的韌帶、軟組織出現退行性改變,再加上活動的減少,更易患上肩周炎,因此每天堅持鍛煉,如打太極拳、做體操以及一些中國傳統拳操都能很好地鍛煉肩部,預防肩周炎。

2.防止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受傷 外傷是導致肩周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許多肩周炎患者的發病都與外傷有關。外傷可以是高強度的直接暴力,但比較少見;較多見的還是肩關節協調不當等間接暴力造成的扭傷或拉傷;另外,反複多次的、長久的小損傷力,則是最常見的導致肩周炎的外力。由此可見,防止肩關節損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