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寒濕性肩周炎
中醫認為,肩周炎是人體衛氣不固、腠理空疏,或勞累之後,汗出當風,或冒雨涉水、久臥濕地等,以致風寒濕邪乘虛侵入、經絡閉阻而發為痹。症狀以局部關節疼痛,痛有定處,得熱稍緩,遇冷見劇,苔白脈弦者多,故治療以溫經散寒、扶正祛邪、活血通絡為主。
現代醫學認為,風寒侵襲刺激肩周軟組織時可引起肩關節周圍軟組織酸痛。酸痛又使肩部軟組織產生保護性肌緊張,長時期的肌緊張狀態會使局部軟組織疲勞而致損傷。當軟組織受到損傷後會釋放出大量的鉀離子、氫離子、組胺、5-羥色胺等化學物質,刺激神經末梢引起肩周軟組織疼痛和功能受限。
由此可見,風寒濕邪的侵襲是肩周炎的主要誘因。
因此,對寒濕性肩周炎的預防主要在於防其誘因,即防止風寒濕邪的侵襲,應做到以下幾點。
1.春天,風氣盛,常夾雜寒濕之邪侵犯人體,故應避免肩部過度風吹,以防寒濕之邪隨風入侵。
2.夏天,暑氣盛,暑熱和暑濕並存,人們往往貪涼,故應避免在陰涼處或夜晚風涼時過久暴露肩部而貪涼受寒。
3.冬天,寒氣盛,如果居室過於寒濕就會誘發本病,故應保持居室溫暖幹爽。
寒濕性肩周炎的預防重在識寒暑、知溫暖,同時還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抵抗能力,從而減少和預防寒濕性肩周炎的發生。
如何預防創傷性肩周炎
肩周炎與外傷關係密切,許多肩周炎患者的發病都與外傷有關。外傷可以是高強度的暴力所引起的,高強度的暴力超過了肩關節軟組織所能承受的外力,關節周圍的肌腱、肌肉組織的肌纖維、韌帶和關節囊便會發生完全或部分撕裂,出現創傷性肩周炎。另外,在創傷修複過程中,軟組織發生粘連、攣縮和慢性炎症,也可形成粘連性肩周炎。肩關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關節,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腱和韌帶眾多,在活動中的協調性至關重要,如協調不當,肩部的某些肌肉、肌腱就會承受過量載荷,引起拉傷或扭傷,有時這種扭傷或拉傷的程度還會非常嚴重。這類創傷導致的肩周炎也很常見。造成肩周炎的最常見的損傷因素是由許多小的作用力反複多次而造成的疲勞損傷,這些反複出現的損傷程度雖然較輕,但多次發生就可造成關節周圍肌腱、關節囊、韌帶的慢性炎症,慢性炎症的反複發作可造成肌腱、韌帶、關節囊增厚,形成慢性肌腱炎和關節囊炎。肩周炎還與外傷後固定有密切關節,在肩部骨折、肩袖斷裂以後,經常采用固定肩關節的方法來治療,但肩關節製動固定可以引起肌肉痙攣、萎縮,關節囊、肌腱粘連攣縮而形成肩周炎。
肩關節的輕微損傷並不難治。問題在於軟組織損傷不像關節脫位那樣明顯可辨,故要求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肩關節一旦受到外傷,即應引起注意。如伴有疼痛和其他不良感覺時,則應及時就診,同時采取一些必要的保護措施或進行治療。
1.冰療法 用冰塊或用紙袋包裹碎冰在受傷部位按摩,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鍾。有解熱、鎮痛、消腫作用。一般1周可治愈。
2.輕柔按摩、靜力伸拉和超聲波按摩器按摩 超聲波按摩器按摩對消腫、消除粘連和鈣淤積及緩解肌肉痙攣、僵硬,改善微循環等有顯著作用。一般每周治療2~3次。
3.休息 包括積極性休息。積極性休息不是指頸後推、臥推等負重練習,而是一種“伸展練習”,即手貼牆,手指自然分開向上爬牆,直到最高點。反複做十幾次。單手交替做或兩手同時做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