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當代功利在千秋 現實願福澤百世1(2 / 3)

彭治中率領軍官們抵達徐家寨對麵的山口時,眼前豁然開朗。如畫一般的景象撲麵而來,讓人心曠神怡。徐家寨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數十棟房屋依山而建,古樸祥和。凶猛的狗叫聲,映照山穀。寨子前麵,溪水潺潺,瀑布迭現。後麵是一片梯田,像一麵麵明鏡,直抵山梁,蔚然壯觀。看似一片整體,仔細觀察,卻發現又被五道小溪溝分割為五塊。故名五道水。

彭治中安排向大祿帶著一份禮信,下馬步行去了寨子。不一會,徐家寨上的老寨主率人敲鑼打鼓迎上了山口。老寨主朝彭治中笑著直奔過來:“唉呀呀,彭將軍,你們遠道而來,光臨鄙寨,有失遠迎!”彭治中迎上前去,扶住老寨主,謙和地笑道:“治中今日貿然踏入寶地,實為慕名而來,吵鬧了貴地老少,還望老人家及寨上高鄰多多包涵!”老寨主朗聲笑道:“彭將軍客氣了!久聞將軍大名,今日得見,老朽三生有幸呀!聽大祿營長講,彭將軍是為民眾利益前來小寨看看。佩服,佩服!各位長官,快快有請,進寨吃茶!”一番謙讓,老寨主隻好笑著在前麵帶路,將彭治中一行引進了寨子。

徐家寨人實在好客,彭治中一行剛在老寨主家坐下喝茶,寨子上便傳來了殺豬聲。他們要殺豬款待彭治中一行遠道而來的客人。大家一邊喝茶,一邊聽老寨主講敘他們祖上造田的故事。

據老寨主說,徐家寨人是明朝開國宰相徐達之後,因避災禍,來到這崇山峻嶺已有五百多年。剛來時,這後麵還是一塊巨大的斜岩板。徐家祖人與同時結伴而來的另外兩姓人,就在這塊斜岩板上壘石填土。一塊石頭,一挑泥土,像螞蟻搬家那樣,從別處不停地搬運過來。寒來暑往,星換鬥移,終於造成了今天這片旱澇保收的良田。後來,人口不斷繁衍,人多田少,另外兩姓遷了出去。

聽完這個石板上造梯田的故事,彭治中一行唏噓感歎不已,他們對徐家寨的祖人們充滿敬意。

初冬季節,古溪州之地,又一場特別戰役拉開了序幕。溪水之濱,大山之麓,凡是有土地的地方,處處閃現著新一師官兵們的身影。官兵們把著“隻認土地不認人”的總體原則,凡符合條件的土地,均在治理和改造範疇。各駐地以連、排、班三級為基本單位,根據土地麵積大小和地勢不同,合理調配人力。既不窩工,工效又快。

田煙霞將宣傳隊員按兩人一組進行分配,深入現場,串梭在各個大大小小的工地上。唱山歌、打快板,即興演唱,鼓動方法靈活多樣。所到之處,無不受到官兵們的喜愛和歡迎。各地掀起了治土、造田大競賽的高潮,勞動場麵熱火朝天。

當地百姓歡欣鼓舞,踴躍參加治土改田。水源好的地方,田一改成,主人家便揮鞭吆牛,及時引水進行耕整,讓新田裝上了水。工地上,百姓們一邊勞動,一邊用山歌來表達對新一師官兵們的盛讚。激昂悠揚的山歌聲,在河穀和群山之間回蕩。

當地百姓紛紛將中飯送到了工地上。這是名符其實的“粑粑大盛宴”。大戶人家特意打了糯米糍粑,中等殷實戶有的做了猴木葉粉粑粑,有的做了白米泡粑粑,還有的炸了油粑粑,那些窮家小戶,不是做苞穀紅苕粑粑,就是做苦蕎、麥子、高梁等雜糧粑耙。百姓們傾其所有,表達出了最真誠的心意。夥夫們也將中飯送上了山。百姓們將夥夫挑來的飯菜,挑到樹林中藏起來。師部有規定:不得擾民。官兵們不肯輕易吃百姓的東西,隻好不吃中飯,繼續埋頭做工夫。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百姓們裝著生氣的樣子,將官兵們手中的工具奪過來甩在地上,擺出一副驅趕的模樣:“快走!我們這些粑粑做得不幹不淨,裏頭還摻了鬧藥。把你們毒壞了,還下得了天席!”帶工長官隻好下令吃一餐,勉一下鄉親們的美意。但在開飯前,必須得講明白,隻吃一餐。這是師部特許的,由帶工的班排長臨時決定。吃一餐,總比一口不吃強得多,協議自然就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