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形的苗疆邊牆不複存在,但是,無形的牆體卻越壘越高,民眾和政府的矛盾日益嚴峻。經過幾天的百裏苗疆考察,彭治中矛盾徬徨。他是保靖軍民宣慰司彭氏的後代,這百裏苗疆曾屬保靖土司管轄。自己的祖宗統治這塊地方長達幾個朝代,從來沒有分裂國家,數十次聽從朝廷調遣平亂,維護國家安寧。但這一角色也不完全光彩,替統治者充當了鎮壓民眾的幫凶,也阻礙了曆史向前發展的進程。當然,明朝出征東南沿海抗倭,是祖宗做得最漂亮的事情,彭治中一直以此為榮。改土歸流,順應了曆史的發展,沒作任何反抗,避免了戰爭殘殺。這也應該算是祖宗的賢達,對一方平安做出了的貢獻。他在心中反問自己:“如今國難當頭,自己已經身為國軍將領,若再堅持另立黨派,有否必要?於國於民,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他得重新考量。
彭治中佇立炮台,回想著那個苗族老漢說的話,所表達出來的是一個樸實的願望。歸納一下,就是希望中央政權對邊遠少數民族要安撫懷柔,各民族間要友好包容。老人的願望,代表了包括彭治中自己在內的武陵大眾的真實思想。
太陽西沉了,龍菊花在一旁提醒道:“師長,我們回去,不然天黑前趕不回家,就要摸黑路了。”彭治中心事重重地走下了炮台。
轉眼到了農曆四月初八。四月八,是畢茲卡人僅次於春節的一個傳統節日,即“牛王節”。相傳,牛王原是天上的神靈,因故在農曆四月初八這天,被玉皇大帝貶下凡間,變成耕牛為畢茲卡人拉犁耙地。種出來的五穀雜糧,全讓人吃,牛王卻隻吃草,其性格又溫順,深受畢茲卡人喜歡。後來牛王死了,人們像葬老人一樣厚葬了牛王。為了世代紀念牛王,便將牛王下凡日,定為了祭祀牛王的節日。每到這一天,都會將牛欄打掃得幹幹淨淨,讓耕牛休息一天。給牛備上鮮嫩的草,給它們煮稀飯,還要喂酒、喂雞蛋。這天,村村寨寨天殺豬宰羊,人畜同慶,歡度牛王節。
今天,司城舉行了隆重的祭祀牛王活動。主事人提前通知了彭治中,希望師部的官兵一同參加。彭治中趁機將全師連長以上的軍官全召集到了司城。人們將司城最大的一頭水牛,作為牛王來膜拜。祭祀活動開始,老梯瑪一手持著司刀,一手搖著銅鈴,唱起了《祝牛王詞》:
墨及塔最科克就你,墨及塔最岔西也你。
(世界上最苦的是你哩,世界上最好的是你哩)
卡鐵那壟也了,炸起途實那葩鬆
(拖了一年的犁耙,嘴巴裏塞的一把青草)
拉司捏司梭司爛彩,墨老嘎則遼,
(正二三月的夜裏哩,落了瓢潑大雨)
殺咱馬惡克克補不剝色克切,米葩你捏克嘎替波,
(主人要摸黑整田哩,火把綁在你的角上)
墨他冊義打西,裏他爬日日了。
(雷公也助威哩,吼得地皮也震動了)
殺咱馬卡竹合列義哈,郎得阿是也得遼。
(主人拚命鞭打你哩,新搓的纜索也扯斷了)
你爛苦也業婆羅那巴,你郎得也色鬧拉巴,
(看看你那架枷檔的地方,看看你拖纜索的地方,)
實菜社土致了,你炸起墨嘎殺太……
(活肉變成了死坨坨,你口裏沒有半句怨言……)
牛王好似懂得人語,竟然流下一排淚水。軍官們明白了彭師長的用意:人活一世,要像這牛一樣,勤勤懇懇地為他人做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