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部高揚主旋律的好小說——《他鄉明月》座談會紀要(1 / 3)

廣東現代革命作家研究學會在年八九月間,先後三次座談廣東籍女作家柯岩同誌的長篇小說《他鄉明月》。座談會得到廣東作家協會的支持,並在歐陽山同誌主持下,開得相當好,發言踴躍。舜之、歐陽翎、江勵夫等同誌因時間關係來不及發言。現把全部的發言記錄整理成文。(歐陽山、於逢、樓棲、梵楊、郭正元、李天平同誌發言另發,故略。——編者注)

朱嬋清:在尋夢的出國大潮中,出現了《曼哈頓的女人》《北京人在紐約》等作品,這些作品多表現尋夢者怎樣在“天堂”裏掙紮生存、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以及異域文化在他們身上的作用,表現了人性被扭曲、身心被摧殘,有其教育認識價值。柯岩的《他鄉明月》則從較高的審美視角描述他們的艱辛生涯,並將出國尋夢及在祖國的成功的線索交叉進行,比照映襯,抒發了愛國的積極向上的情調,給讀者尤其是廣大青年以深刻有益的啟迪和感染,這是作品最成功的地方。

陳衡:《他鄉明月》形象地富有說服力地告訴我們:在美國,機遇與陷阱同在;挑戰與危機共存,無處不是充滿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激烈競爭。小說以一幅幅帶血帶淚的生活畫麵和悲劇事件,準確地展示美國是富者、強者的天堂,貧者、弱者的地獄,像鏡子那樣反照出美國那個撲朔迷離的夢幻世界的真實麵貌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

徐文澤:小說很真實,一是表現在人物形象上麵,二是對環境的描寫,展現了美國並不是某些人認為的那種天堂,當然也不是地獄,寫得真實可信,因而就有著較好說服力和教育意義。

譚汝康:《他鄉明月》可以說是一部精巧的女性文學。作者是女作家、母親,作品描寫女孩子的心路曆程,處處洋溢著一種母性的愛。比如紫薇,出國前後有過不少失誤,作品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批評指責,真像是一位慈愛的母親對人講述自己偶爾犯過錯的小女兒;筆下的紫薇,隻能令人憐之愛之,而很難怨之責之。

徐楚:這部小說,我一口氣讀完了。不隻我,我家裏的小孩也爭著要讀。愛國主義,很有必要大力宣揚。《他鄉明月》的確是一部“好看有益”的小說。

賴海晏:這是一部宣揚愛國主義的優秀作品,是現實主義佳作,語言優雅,很美。文字是文學的手段之一,而作品又是人品所決定的,可見作者的情操是高尚的。以他鄉來表現故鄉之情,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深層次的東西。另外,作者很會編故事,曲折動人,引人入勝,以情節來顯示人的靈魂。這部小說很有社會意義。

伍誌紅:柯岩同誌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朵拉、紫薇等多個典型形象。兩個女主人公幾經波折,一個在沉淪中覺醒,一個則靠著堅忍、勤奮的努力,掙紮著走出困境。盡管作家並沒有刻意炫耀哲理,卻能讓人從書中悟出不少人生真諦。對於那些正要或將要圓“出國夢”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本很好的人生教科書,因為作者通過主人公與美國各種人物的交往,多層次、多側麵地展現當今西方社會的現實,真實而藝術地告訴我們:他鄉之月雖也明亮,但對遠離故土的海外遊子來說,他鄉的月色畢竟是寒冷孤清的!

譚誌圖:小說取材不算新穎,但作者有深邃的思想穿透力,善於發現和挖掘表層後麵的東西,通過精心的運籌,把一個平凡的故事寫得一波三折,回環跌宕,使讀者始終被兩個女主人公悲歡離合、潮起潮落的命運所吸引,隨著小說展現的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生活畫麵,或焦灼牽掛,或同情哀憐,或扼腕歎息,或陷入沉思,在審美的愉悅中受到感染,得到人生的啟迪和感悟。聽說,這部小說正在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希望通過電視媒介的擴大宣傳,讓更多的讀者能從中受到啟迪、教育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