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律師的調查顯示,社交網站已成為所有離婚案件中最主要的婚外情取證來源。其中,在“臉譜”上尋找證據的離婚案律師占總數的66%。其次是myspace,引用該網站資料的律師占總數15%。“推特”微博排在第三位,占5%。
智能社交應用下,網絡出軌似乎更為便利,社交網絡出軌的新聞,不乏其數:
2013年7月31日,四川遂寧發生一起殺人案,緣由是妻子通過陌陌出軌,老公撞破,失手殺死妻子情人。[9]
2013年7月17日,江西省彭澤縣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80後”的離婚案件,緣由是丈夫癡迷微信搖一搖尋找外遇的刺激,影響了夫妻的家庭生活。[10]
難道移動互聯網時代會因為“微信”、“陌陌”、“微博”的社交應用而導致更多的外遇?手機是離婚的導火索?
手機是最快的信息渠道還是最大造謠渠道?
互聯網趨勢研究者謝爾·以色列在其新書《微博力》中寫道:“我們正處在一個轉換的時代——一個全新的交流時代正在代替老朽的、運轉不靈的傳播時代。在這個由微博推動的、正在到來的交流時代,如果我們還沒能跟上它的腳步,那麼就可能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11]
案例
微博的信任度高於新聞聯播
社科院發布的“2012年中國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調查報告”顯示,30歲以下青年群體最信任網絡的比例相對更高,占21.6%,超過報紙排在了第二位。在開通了微博的人中,44.4%的人更相信微博上的信息,比信任新聞聯播的38.7%略高。
溫州動車事故——手機發出的微博是最快速的信息源[12]
2012年7月23日20點38分之後,微博被貼上了三個標簽:方便、快捷、高效。而在這個時間節點之前,這三個形容詞被廣泛地用於一種和“奇跡”有關的交通工具身上。7月23日晚溫州動車事故,微博第一時間向外界報道了事故現場的信息。
一個叫“smm_苗”的新浪微博網友發微博:“狂風暴雨後的動車這是怎麼了??爬得比蝸牛還慢……可別出啥事兒啊……”這條微博發於7月23日20點27分,這個時間比媒體報道的出事時間早了7分鍾。而這個叫“smm_苗”的網友,也因此被人們稱為“預言後”。如果說smm_苗的微博隻是一個不經意的預言,那麼,在大約7分鍾以後,這個“預言”成真了。
當天20點38分,一條微博出現在網絡上:“d301在溫州出事了,突然緊急停車了,有很強烈的撞擊。全部停電了!!!我在最後一節車廂。保佑沒事!!現在太恐怖了!!”它發自一個叫“袁小芫”的新浪微博網友。動車相撞了?這條消息在本來就已經很熱鬧的微博上投下了一顆炸彈。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主持人李蘇寧在這條微博的評論中回複:“這就是第一時間傳出動車事故的微博!比新聞報道早兩小時!感謝微博,感謝網絡,新聞報道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偉大時代!”
微博謠言源頭更難考證[1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微博成為網絡謠言的主要首曝媒體,2012年度的謠言多披上科學“外衣”,虛擬“第三方”成為不實謠言常用手段。司法、執法部門處理的謠言案件數量增加,國內謠言應對機製正趨於完善,微博謠言傳播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遏製。
據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對2012年200起網絡謠言案例的抽樣統計,微博為首曝媒體的謠言比例占到樣本總體的28%,其次為論壇社區(20%)、網絡新聞(13%),與傳統謠言不同,微博謠言誕生於互聯網,因此,謠言的源頭往往難以考證。此外,微博的高速、碎片化傳播特性也使源頭控製變得不切實際。
短信傳謠,香港東亞銀行被擠提[14]
2008年9月25號下午,東亞銀行全港各分行陸續出現提款人潮,人們從銀行內排出馬路,市民要排隊數小時才能進入銀行內提款,原因主要來自於手機短信,指東亞受到雷曼事件的拖累出現財政問題,網上也流傳東亞出現財困的消息,有網民呼籲東亞客戶趕快提取存款,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在金融海嘯肆虐人心虛怯之際,謠言隨著現代科技的威力迅速散播開來,而且越傳越劣。最後經東亞銀行管理層澄清,金管局總裁任誌剛,以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紛紛站出來喊話,事件了然兩日之後才告平息。
四川柑橘生蛆[15]
2008年10月四川廣元柑橘生蛆的傳言,也源自一條這樣的短信:“告訴家人和同事朋友暫時不要吃橘子,今年廣元的橘子在剝了皮後的白須上發現小蛆狀的病蟲,四川埋了一大批,還撒了石灰。”後來澄清隻有廣元市旺蒼縣有68000多株柑橘樹發生大實蠅疫情。市場上銷售的柑橘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在此謠言影響下,不僅四川的柑橘受到影響,整個柑橘市場都遭到冷落。湖北的蜜橘銷售也受到極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