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恐怖主義的遠程炸彈,基本都是通過手機遙控的,將手機作為炸彈遙控器,隻要一個電話打過來,一接電話,手機就可能爆炸。
美國中央情報局暗殺伊朗核物理科學家,就是遠程入侵了伊朗核物理網上的核心,突破它的防火牆,搞到了機密的情報,然後在計算機操控某一個核試驗的時候,通過遠程遙控,改變了線圈的纏繞圈數,由於伊朗的核物理學家根本不知情,一啟動試驗,試驗的反應堆就自我爆炸,炸死十幾個人,其中伊朗最知名的核物理學家也被炸死了。所以,手機信息安全甚至都牽扯到國家安全層麵的問題。
關於手機定位泄密,最有名的當屬“杜達耶夫被炸事件”。1996年4月21日夜晚,車臣叛軍首領杜達耶夫因使用手機通話而被俄羅斯當局精確定位追蹤,兩枚空地導彈從天而降,將杜達耶夫及其4名隨身保鏢當場炸死。
2013年倫敦恐怖爆炸案中最後一名嫌疑犯奧斯曼·侯賽因從倫敦逃到意大利後,因怕被監聽而更換了手機卡,但還是被警方追蹤到了手機信號,而最終難逃法網。[5]
此外,開放源代碼的操作係統,跟不開放源代碼的手機操作係統,安全係數也是大不一樣的。凡是安卓操作係統的手機,它的安全性相比黑莓、蘋果差很多。源代碼一開放,語音通話、短信,更容易被攔截。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手機的犯罪特征、案件偵破、防止犯罪研究得太少了。有了技術的硬件,還需要文化、法律、行為規範的軟件配套。
今天人類在危難關頭,在災難來臨的時候,因為有了手機,得到了過去從來不可能得到的幫助和救護,拯救了生命。同時我們也看到,因為有了手機,過去不可能出現的很多犯罪現象開始出現,怎麼麵對這些問題?新的工具、新的技術、新的配套,一定會誕生新的文明,新的文明一定會產生新的文化、新的價值觀、新的法律體係、新的倫理道德體係。但在這一方麵,全世界都滯後,中國尤其滯後,所以不進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文化研究,對這個國家,對這個行業,對這個時代來說,會付出更多慘重的代價。
將來進入物聯網、智慧雲平台時代,在正常的情況下,無人自動駕駛的汽車一定比人駕駛更安全。但存在的最大風險是什麼?如果恐怖分子有了黑客高手,遠程突破交通係統信息化平台的安全防火牆,裝入一個病毒軟件,這個病毒軟件向所有無人駕駛汽車的電腦發出一條錯誤的指令,使全中國、全世界的無人駕駛汽車失去控製、撞成一團。可以想象,那樣的損失和傷亡可能並不比b52轟炸機殺死的人要少。如果病毒進入我們的電力係統,把我們的電力搞癱瘓,怎麼辦?
手機是傳遞愛還是謊言?
這是美國“9·11”恐怖襲擊當天發送的部分手機短信:[6]
不知道你能否收到這條短信,我一直在嚐試打電話。我們被要求撤離所在的大樓,我要回家了,我很好。
你能早點回家嗎?我都快瘋了。
你還好嗎?爸爸和媽媽說你已經撤離。如果你有雙向呼機,請給我回短信。愛你。
爸爸剛給我打電話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太可怕了!
親愛的賈森,我迫切地想要知道你是否安好。我無法打通你的電話,請給我發電子郵件。我愛你。媽媽不讓我今天乘坐飛機,劫持的飛機剛剛撞向白宮和五角大樓。
彼得很好,但他找不到在世貿大樓旁邊世界金融中心大樓裏上班的弟弟。你媽媽要你回家。給我打電話。
世貿大樓雙子塔因為飛機撞樓和一枚汽車炸彈倒塌了……這太可怕了!
我爸爸的辦公室剛剛發生了爆炸,目前仍然沒有他的任何消息。我的媽媽像要發瘋了,我的辦公室擁擠著無數的人。
請告訴我你一切都好……我相信你一切平安,但我需要聽到你的消息。
這是電影《手機》中男人的經典謊言:
朋友替他接電話:“一會兒他閑了,給你回個電話。”
丈夫接電話:“喲,聽不清楚!”“正跟老總彙報呢!”
這是我們平時慣用的謊言:
朋友聚會遲到後的回答:“我已經到門口了。”
無法應答的問題:“喂,喂喂,怎麼信號不好,聽不見。”
不想參加的聚會:“我在外地出差。”
不想接聽的問答:“我正在開會。”
案例
女子吞下手機
2013年8月30日據英國媒體報道,一名巴西女孩,在男友打算檢查她的手機短信時,生生吞掉了自己的手機。圖為其拍ct看到留存在身體裏的手機。
該女孩名叫安德麗亞,19歲。當男友向她提出要檢查她的手機短信後,安德麗亞曾試圖拒絕,但是最終還是在男友驚訝的目光下,孤注一擲地吞掉了自己的電話,以絕後患。在吞下手機後,安德麗亞立刻被送往了附近的醫院搶救。目前,她仍處於醫院的監護之下,以防止其他的意外事故發生。[7]
美國五分之一的離婚案都與facebook有關[8]
美國婚姻律師學會2010年12月的一項調查表明,著名社交網站“臉譜”(facebook)已經成為婚姻破壞者,美國五分之一的離婚案件與其有關。英國一家法律公司2009年的調查也顯示,20%的離婚案件是“臉譜”引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