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打進天堂還是地獄?(3)(3 / 3)

手機時代的禮儀

手機作為顛覆人類文明的第四大工具,如果我們不能夠從人文角度來研究它帶來的新價值、新生活方式和新的文化,那麼就無法估量它最終對人類的傷害會有多大。為什麼工業文明一開始對人類的傷害這麼大?就是因為沒有相應的新文化、新法製的配套。

我們需要建立一個使用手機行為的新規範,來提升手機用戶的素質。

如果我們在醫院,盡量不要使用手機,尤其是在裝有起搏器的心髒病人所在的範圍內,手機的幹擾可能會導致一個生命的結束,我們要做這樣的公益廣告宣傳。

如果我們在加油站使用手機,手機信號容易引起油罐的爆炸,在中國大陸曾經有幾起加油站的爆炸事件,就是由於使用手機造成的,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相關部門也沒有對這個行為的規範。

2007年11月19日,巴西聖保羅市西區一家加油站發生爆炸,起因是一個加油站工人卸油時接聽手機。45歲的工人卡洛斯在從一輛運油卡車往下卸油時,從衣袋裏掏出手機接聽電話,引發了爆炸。卡洛斯四分之三的皮膚被燒傷,傷勢嚴重。[27]

在飛機起降和飛行過程當中,不能使用手機,因為手機信號會幹擾駕駛室的航空通信係統,很可能造成飛機墜毀,中國移動此時可以對用戶這樣說:“為了你更長久的溝通,現在請關閉全球通。”如果運營商不去做這些,隻知道賣業務收錢,那麼它就沒能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在飛機中使用手機產生幹擾的主要原因是手機等電子設備是通過無線電波與互聯網或電信網絡相連的。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電腦網絡與分類係統學教授皮特·拉德金為了解釋這種理論上的危險,拿噴燈和家用供暖管道打了個比方。房子的中央供暖係統可以根據溫度計度數的改變而改變室內溫度,噴燈給水加熱,改變溫度度數,調整係統。

手機對飛機也會產生相似的影響。在飛機上有成百上千的電子設備,統稱為航空電子設備,它們有的用來導航,有的用來與地麵聯係,有的可以讓飛機保持航向。駕駛艙內的一些儀器需要與傳感器連接。不光是手機,電子閱讀器、ipod、筆記本電腦、掌上遊戲機等都會釋放無線電波。如果這些設備釋放的無線電波頻率與航空電子設備的相似,那麼航空電子設備的信號和度數將會受到影響,會對雷達、通信和防碰撞的儀器產生幹擾,一旦個人電子設備損壞,釋放出更強大的無線電波,或者多種設備釋放出綜合的無線電波,那麼問題的嚴重性也隨之增大。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數據庫美國航空安全報告係統發布的一份安全問題報告總結了50起因個人電子設備造成的安全問題。

2006年的分析數據認定電子設備造成了125起事故,其中77起與電子設備有著“緊密的”聯係。其中一起案例稱,一名乘客的便攜式dvd播放器給導航設備帶來的30°角的偏離,而等到乘客關掉dvd播放器後,誤差被立即校正;待乘客再次打開播放器後,導航設備再次出現誤差。[28]

在有彈藥、炸藥的地方,也是不允許使用手機的,手機的信號,很可能導致彈藥、炸藥的爆炸。

這些都是手機行為的規範。還有在人多的地方怎麼使用手機,在會議當中怎麼使用手機,在公眾場合怎麼使用手機……

曾經有一條新聞,法國著名鋼琴家布菲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大廳演奏音樂,台下聽眾聲音嘈雜、手機鈴聲不斷,導致音樂家無法正常演繹音樂,因而被氣落淚。後來網絡上發表一篇帖子說:“你們中國人不配欣賞高雅藝術。”難道我們已經被手機控製了嗎?

手機不是法外之地

信息溝通越方便,隱私安全越暴露,這是你要付出的代價,也隻有依靠立法和執法才能解決,就像郵政法規定,所有的私人信件,任何人不能拆開看,包括父母和配偶,不能撕開,否則造成的一切損失和後果,可以追究刑事法律責任。但是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出台一部《手機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