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後記:不務正業(1 / 1)

命運的神奇在於往往出乎意料之外,不知未來的“信息不對稱”狀態其實正是每個人奮鬥的希望所在。如果你的未來被完全準確地預言:知道自己哪天會死,因何而死,自己的伴侶是誰,是否會離婚,有沒有當官發財的機會……你的人生還有活下去的意義嗎?

但人就是喜歡去算命,總希望能盡早知曉自己將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命若真,知又何用?命若假,不知何妨?

我根本沒想到自己會寫出這麼一本關於手機和互聯網的書。

我從小就厭煩科技。我直到今天也不會打字上網。我是個文學青年。我大學是哲學專業。我寫了十多年的現代詩。

逼著我準時交這本書稿的張小波先生就是我華東師範大學夏雨詩社的師兄,他現在是有名的出版人。

緣起於1988年6月,我被分配到北京郵電學院(現在叫北京郵電大學)教馬列主義思想政治課。因為窮,找不到老婆,便硬著頭皮兼職下海去為企業寫廣告,賺點生活費。不曾想電信行業打破壟斷搞競爭,號稱“通信產業黃埔軍校”的北郵先後辦了市場營銷和mba專業。我也隨之轉行成為專講商業模式和品牌廣告的專業教官。主要職責是告訴那些未來it產業的總經理們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去賺錢。

引導我成功轉型的貴人是北京郵電大學管理係前係主任舒華英教授和現在經濟管理學院執行院長呂廷傑教授。他們不嫌我既不懂通信技術,也不是市場營銷科班畢業,之所以破格聘我為mba和emba課程教授,主要是看我為摩托羅拉、中國電信、大連萬達、中央電視台、中國移動等機構做過許多有名的廣告和營銷策劃方案,玩口活很能迷惑那些已工作過、聽味越來越挑食的學員。

我很多年來一直被學生評為“講課能手”,但一次也沒被校方評過優秀教師。據說是因為講課風格很有郭德綱和周立波的範式,但是格調不太正統,是野路子。

我就這麼一邊給企業當顧問,一邊在大學的講台上侃那些顧問的心得,像個嚎叫的野獸,自己簡稱“叫獸”。

主要心得有兩句話:“學習靠悟性,實戰出真知。”

所以,您千萬不要用那些“專業”的標準來研讀這本書,因為作者本身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玩主,最近又和音樂人小柯合寫了一首流行歌叫《心謠》,還製作成了手機彩鈴。

這本來就是一個以“跨界”發展為突出特征的新時代。對此,我在書中已做了詳細的論述。

我還要真誠地感謝我的學生馬荔,她在努力工作之餘,用了長達數月的時間為本書搜集和查證全部資料,並且打出和校對了全部書稿,特色在於,所有資料都是利用互聯網搜索而得,一些文獻來自微信和微博,多方努力也很難準確考證出原作者,在引用中隻好注釋為佚名,轉自微信或手機短信,在此特別向他們致謝。

另外,我還要感謝本書編輯張磊,他耐心地承擔了“催稿”和“編稿”的工作,提出了許多有見地的修改意見。由於我經常在天上飛去來兮到處講課,致使定稿時間拖延,他也替我受了不少“領導”的批評,衷心致歉。

最後我希望這本書能對您有所啟發,因為移動互聯網才剛剛處在“童年”時期,對於這個前途無量的孩子而言,一切大膽的想象和預言都會在未來顯得可笑,我隻是想為這新文明的序幕呐喊,為這偉力的信息大潮拋一塊“磚”,等著無數真正的弄潮兒來“拍磚”:磚家就是這麼拍出來的!

我安慰自己的理由是:杭州一個師範學院英語係的學生都成了阿裏巴巴的電商之王,作為另一個師範大學政教係的學生難道就不能寫好一本關於手機的書嗎?

“不務正業”的確是這個時代的成功根本。

興趣是偉大的導師,信服才能創造幸福!

是為後記。

2013年9月10日淩晨於廣西南寧

倡導

將每年的5月17日(國際電信日)設為“不使用手機日”。

在這一天,我們把手機放在一邊,放棄使用它,

在這一天,和你最親密的人待在一起吧!

雖然,我們認為手機是人類最自由的溝通工具。

但是,我們仍然真心認為:

不依附於任何技術和工具、人與人之間麵對麵的真誠溝通,

才是真正美好和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