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養脾保肝(4)(2 / 3)

【適應症】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兼祛風濕。適用於腰膝酸困,精血虧損,筋骨痿軟,步履無力,頭暈目眩,大便秘結及風濕痹痛等症。此酒病愈即止,不宜久服。

【用法】每空腹溫飲3次,每次15~20毫升。

養心酒

【組成】肉蓯蓉100克,肉豆蔻20克,山萸肉50克,丹砂15克,白酒1200克。

【製法】將丹砂細研為未另包,前3味共搗碎,與丹砂共置於瓶中,以酒浸之,封口,10天後開取。

【適應症】益腎補肝,養心,聰耳明目,悅容顏。治肝腎虛損,耳聾目昏,腰酸腿困,神疲力衰。

【用法】每日早晚各空腹溫飲25~30毫升。

地黃牛膝酒

【組成】生地黃、生牛膝各300克,白酒1800克。

【製法】將上藥切碎,與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20天後,去渣過濾澄清即可服用。

【適應症】養血通絡,補肝腎,強精壯骨。適用於腰膝浮腫,筋骨無力,小腹滯痛,足趾極冷等症。

【用法】每日早晚各飲服1次,每次20~25毫升。

補腎地黃酒

【組成】生地黃100克,大豆200克,生牛蒡根100克,白酒2500克。

【製法】將諸藥裝入絹袋中,紮好放入酒壇,注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即後。

【適應症】滋陰補腎,養血利尿,祛風,解毒。適用於老年肺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風痹及風濕熱邪引起的關節筋骨攣痛等症。

【用法】每日飲服2次,每次10~20毫升。

平補酒

【組成】肉蓯蓉125克,枸杞子、巴戟天、滁菊花各65克,糯米1250克,酒曲適量。

【製法】將酒曲研末,備用;將上藥放入沙鍋中,加水煎至3000克,待冷。將糯米蒸煮,瀝半天,倒入壇中待冷。再將藥同汁倒入壇裏,加入酒曲攪勻,加蓋密封,置保溫處。14天後開封,壓去糟渣即可飲用。

【適應症】補腎養肝,益精血,健筋骨,明目,養身益壽。適用於肝腎氣損所致的視物模糊,腰背酸痛,足膝無力,頭暈目眩等症。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各飲服1次,每次15~30毫升。

柏葉酒

【組成】柏葉汁2500克,黍米、細曲各1500克。

【製法】以柏葉汁漬曲發酵,即炊米熟,候冷拌和攪勻,入容器密封,7天即可開取。

【適應症】滋陰補腎。治傳屍骨蒸,瘦病。

【用法】每日飲服3次,每次適量。

淋黑豆酒

【組成】黑豆250克,白酒500克。

【製法】將黑豆炒焦,研末,熱酒淋之,去豆。

【適應症】補腎化瘀止血。治男子便血。

【用法】每日飲服2次,每次適量。

生地酒

【組成】肥生地200克,何首烏250克,曲60克,黃米1500克,水適量。

【製法】先將黃米煮成粥狀,待冷後與曲末拌勻,置容器中,勿進水,放溫處,7天後,再將肥生地、何首烏洗淨,切成薄片,放入適量水,煎取藥汁,待涼後,連藥帶汁與粥相調,再釀3天後即成,濾去藥渣,裝瓶備用。

【適應症】補腎益精,養陰生津,清熱涼血。適用於肝腎精血虧損所致的遺精、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