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養脾保肝(4)(3 / 3)

【用法】宜先飲其中綠色汁液(酒之精華部分),每日飲服3次,每次10~20毫升。

山茱萸酒

【組成】山茱萸50克,白酒500克。

【製法】將上藥搗碎,倒入淨瓶中,然後注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處,每日搖動1次,7天後即可飲用。

【適應症】益肝補腎,斂汗澀精。適用於腎虛腰痛遺精,體虛自汗,月經過多等症。患有濕熱而致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

【用法】每日飲服1次,每次15毫升。

羊脛骨酒

【組成】羊脛骨1000克,酒曲100克,糯米4000克。

【製法】將羊脛骨煮汁(將骨剁成小塊效果更佳),加入酒曲、糯米,浸泡數日即成。

【適應症】補腎,強筋骨。適用於脾腎虛弱所致的腰膝無力,筋骨攣痛,牙齒動搖,久瀉,久痢等症。

【用法】每日飲服3次,每次25毫升。

一醉不老酒

【組成】蓮花芯、生地黃、槐角子、五加皮各60克,沒石子6個,白酒3000克。

【製法】將藥搗碎(忌用鐵器),裝入紗布袋,與白酒共置於容器中,密封浸泡,春冬季浸泡一個月,秋冬20日,夏季10日。

【適應症】補腎益精,烏須黑發。適用於精血不足,須發早白,精神萎靡,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症。腎陽虛、畏寒肢冷、五更泄瀉、小便清長者慎用。

【用法】隨量飲之,以不醉為度,如不見效,可再釀飲。

一醉不老丹

【組成】生地黃、熟地黃、蓮須、槐角子、五加皮各90克,沒石子6枚,大麥60克,薄荷30克,白酒5000克。

【製法】先將前6味藥搗碎,密封浸泡10~30天後,取出藥袋晾幹,研成細末(忌用鐵器),然後用大麥與之炒和,煉為蜜丸,每丸重約3克,壓成餅狀,用瓷瓶貯放,每放一層均撒上一層薄荷細末。

【適應症】滋養精血,強壯精髓,烏須黑發。適用於精血汙虛,腰膝酸軟,須發早白,遺精、滑泄等症。陽虛內寒、外感未愈或痰濕內盛者慎用。

【用法】每日飲服2次,每次以10~20毫升藥酒送服2個藥餅。

安神定誌酒

【組成】菟絲子、肉蓯蓉各120克,天門冬、生地黃、熟地黃、山藥、牛膝、杜仲、巴戟天、枸杞子、山萸肉、人參、白茯苓、五味子、木香、柏子仁各60克,履盆子、車前子、地骨皮各45克,石菖蒲、川椒、遠誌、澤瀉各30克,白酒3500克。

【製法】杜仲用薑汁炒,巴戟天去芯,這兩味藥共搗為粗末,用白夏布包貯,與白酒共置於容器中,密封浸泡12天即可飲用。

【適應症】補腎填精,安神定誌。適用於腎虛精虧、陽痿、視物昏花、神誌恍惚、腰膝酸軟等症。

【用法】每日早飯前、晚飯後各飲服1次,每次10毫升。

五味子酒

【組成】五味子30克,白酒500克。

【製法】將五味子洗淨,裝入淨瓶中,倒入白酒密封,置於陰涼處,每日搖晃數下,14天後即可飲用。

【適應症】益氣生津,補腎養精,收斂固澀。適用於肺虛喘咳,津虧口渴,自汗,慢性腹瀉,心悸失眠,體虛乏力等症。

【用法】每日飲服2次,每次10~2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