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補益肝腎,養心安神,收斂精氣。適用於肝腎虧虛,腰膝酸痛,眩暈遺精,失眠等。
【服法】日服2次,每次20克。
黃芪杜仲酒
【配方】黃芪30克,杜仲45克,萆解45克,防風45克,桂心30克,牛膝60克,石斛60克,肉蓯蓉60克,製附子30克,山萸肉30克,石楠30克,白茯苓30克,白酒750克。
【製法】以上前12味研搗切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溫補腎陽,強腰膝。適用於腎陽虛損,腰膝冷痛,氣怯神疲,陽痿滑精等。
【服法】空腹溫服,日服3次,每次10克。
蛤蚧參茸酒
【配方】蛤蚧(去頭足)1對,人參30克,鹿茸6克,巴戟天20克,桑螵蛸20克,肉蓯蓉30克,白酒2000克。
【製法】以上前6味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搖1次,浸泡14天後即成。
【功效】補元氣,壯腎陽,益精血,強腰膝。適用於神疲食少,氣短喘促,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夢遺滑精,腰膝冷痛,下肢乏力,宮寒腹痛等。
【服法】空腹溫服,日服2次,每次10克。
甜瓜子酒
【配方】幹甜瓜子90克,白酒300克。
【製法】將幹甜瓜子研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天即成。
【功效】祛風濕,理氣止痛。適用於風濕性腰腿疼痛,疝氣等。
【服法】日服2~3次,每次20克。
千金杜仲酒
【配方】杜仲60克,石楠葉15克,羌活30克,熟附子5克,白酒500克。
【製法】以上前4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腎強腰,祛風散寒。適用於腰膝疼痛,步履無力等。
【服法】日服2次,每次20克。
人參固本酒
【配方】何首烏60克,人參60克,懷熟地60克,懷生地60克,枸杞子60克,天冬60克,麥冬60克,當歸60克,白茯苓30克,白酒6000克。
【製法】以上前9味加工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文火上煮約1小時後離火,待冷後置陰涼處,浸泡7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肝腎,填精髓,益氣血。適用於腰膝酸軟,體倦無力,精神萎靡,失眠,食欲不振等症。
【服法】日服2次,每次10~20克。
地胡酒
【配方】熟地250克,胡麻仁100克,薏苡仁30克,白酒1500克。
【製法】先將胡麻仁蒸熟搗碎,以上前3味共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搖動數下,浸泡15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肝腎,通血脈,祛風濕痹。適用於精血虧損,肝腎不足的腰膝軟弱,筋脈拘攣,屈伸不利等症。
【服法】日服2次,每次10~20克。
五味沙苑酒
【配方】枸杞子60克,沙苑子30克,山茱萸30克,菊花60克,生地30克,白酒1500克。
【製法】以上前5味加工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天搖動數下,浸泡7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肝腎,明目。適用於腰膝酸軟,頭暈眼花,目暗不明等症。
【服法】日服2次,每次10~20克。
鍾乳歸芪酒
【配方】鍾乳60克,當歸30克,黃芪30克,山茱萸20克,薏苡仁20克,天冬20克,丹參20克,牛膝20克,杜仲20克,防風20克,石斛30克,川芎15克,附子15克,肉桂15克,秦艽10克,幹薑10克,白酒5000克。
【製法】先將鍾乳用甘草湯浸3天,取出後浸入牛乳中2小時,再蒸約2小時,待乳完全傾出後,取出用溫水淘洗幹淨,研碎備用。其餘15味加工搗碎,與鍾乳同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搖數下,浸泡14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腎溫陽,益氣血,祛風濕。適用於腰膝冷痛,四肢不溫,行走無力等。
【服法】日服2次,每次10~25克。
杜菊杞冬酒
【配方】枸杞子60克,桑寄生60克,甘菊花30克,杜仲30克,天冬30克,白酒2000克。
【製法】以上前5味加工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搖動數下,浸泡14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清熱。適用於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筋骨不舒,視物模糊,麵熱等。
【服法】日服2次,每次10~20克。
山萸地膝酒
【配方】山茱萸60克,五味子40克,懷牛膝60克,熟地黃60克,杜仲30克,麥冬30克,白酒2500克。
【製法】以上前6味加工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搖動數下,浸泡14天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腰痛,膝軟,筋骨無力,頭暈等症。
【服法】日服2次,每次10~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