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黃,多屬急性,初起或寒熱,麵目皮膚黃色鮮明,伴有口苦口幹,胸悶泛惡,腹滿便秘,小便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等症,多見於急性黃疸傳染性肝炎、鉤端螺旋體等病。
陰黃,多屬慢性,皮膚黃色暗晦,低熱或無熱,伴有神疲身倦,胃納差,大便不實,小便淡黃,舌質白滑,脈弦緩或沉細。多見於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肝硬化等症。
梔子茵陳酒
【組成】梔子、茵陳各1束,無灰酒兩大碗。
【製法】將上藥用酒蒸至4克。
【適應症】清熱利膽。治黃疸。
【用法】半夜飲之。
麻黃酒
【組成】麻黃1把,酒4000克。
【製法】麻黃去節,用酒煮取400克,去渣備用。
【適應症】治黃疸。冬天用酒、春天用水煮藥。
【用法】適量飲服。
麻黃醇酒
【組成】麻黃(去節)150克,醇酒4000克。
【製法】將上藥用酒煮取1600克。
【適應症】治傷寒瘀血不解,鬱發於表,發為黃疸。秋冬用酒、春夏用水煮藥。
【用法】每次溫服1盞,汗出愈。
絲瓜酒
【組成】絲瓜根5根。
【製法】將上藥搗爛,用水1碗煎半碗,去渣候溫。
【適應症】清熱利濕。治黃疸。
【用法】用黃酒衝服。
豬膽酒
【組成】鮮豬膽1個,白酒120克。
【製法】將豬膽汁衝入白酒內。
【適應症】清熱利膽。治黃疸。
【用法】每日1個豬膽,5日為1療程。每日空腹溫飲3次。
7.蟲症
蟲症也稱“蟲積”,是指寄生在人體腹腔髒腑(以胃腸道為主)的寄生蟲病症,以兒童為多見。主要症狀有胃脘腹痛,時發時止,久則麵色萎黃、消瘦或腹部臌大等。病因是蟲毒結聚於內,肝脾受傷,脈絡瘀塞,升降失常,清濁相沸所致。
桃仁下蟲的
【組成】大桃仁350克,米酒2500克。
【製法】先將桃仁搗碎,再放沙器中細研。用少量酒絞取汁,再研再絞,仁盡即止;將汁放入瓷器內,重湯煮,觀其色黃如稀糖時,出鍋備用。
【適應症】活血通絡,養顏,驅蟲。
【用法】每日飲服2次,每次15~20毫升。
驅蟲酒
【組成】青梅100克,黃酒250克。
【製法】將青梅去雜質,洗淨,裝入瓷杯,用黃酒浸泡,將瓷杯入鍋蒸半小時即成。
【適應症】收斂生津,安蛔驅蟲。治蛔蟲性腹痛,食欲不振,慢性消化不良性泄瀉等症。
【用法】每日飲服2次,每次15~25毫升。連服3日為1療程。
吳茱萸根酒
【組成】吳茱萸根100克,白酒500毫升。
【製法】將上藥曬幹,去土,切細,浸酒中1宿即成。
【適應症】散寒溫中,殺蟲。治寸白蟲。
【用法】每日飲服2次,每次30毫升。
冷蟲心痛酒
【組成】川椒120克,酒適量。
【製法】將上藥炒出汗,以酒1碗淋之。
【適應症】安蛔驅蟲。治冷蟲心痛。
【用法】頓服。
茱萸根酒
【組成】吳茱萸根15厘米、大麻仁50克、陳皮25克,黃酒1000克。
【製法】將上藥粗搗碎,置於瓶中,用黃酒浸之,經1夜,微火熱之,絞去渣備用。
【適應症】驅蟲。治脾虛熱,令人嘔吐,出蟲。
【用法】每日早晨空腹飲1~2杯,晚飯前服,下盡蟲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