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遊保衛釣魚島(1 / 2)

網遊保衛釣魚島

2012“理性”愛國,你理性了麼?

“消滅任何登陸我釣魚島的日本鬼子”,6月13日、21日,中青寶研發的遊戲《保衛釣魚島》分別在台灣版、大陸版的蘋果APP上架,不到一周時間便衝入APP的Topl0,外界反響強烈。

但隨著釣魚島事件的升溫,7月7日淩晨,蘋果公司將該遊戲下架。

9月中旬,在深圳中青寶互動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幾百平方米的辦公室,一些員工忙碌著,偶爾見到幾個員工在辦公室裏“公然”打遊戲,他們是在對遊戲“親測”。近一千人的規模,占據了兩層寫字樓。下午六點半,還有超過一半的員工在加班。

中青寶紅遊中心總監王海青在“紅遊”辦公區介紹到,“我們當時並沒有做任何的推廣,就是放上去了,但很快就火了起來。”而該遊戲的下架選擇在“七七事變”的紀念日,“這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並帶有挑釁。”“鬼子太頑強了”

“我們這款遊戲是正常上線的,是通過審核的。”中青寶手遊事業部總經理餘學軍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到,從遊戲的題材、名字和圖標,包括主題和玩法都通過了蘋果公司的審核,早在5月送審,6月份時通過。

“跟蘋果公司說,沒用。他們算是裁判,反過來又說我們違背了他們的條款。”王海青惋惜地說,“如果當時不下架,7月7日那天還可能衝到第一的下載量。”而當時也催生了一批同類型的遊戲,“包括幾個網頁上的小遊戲,借用了我們的紅遊品牌,但它們沒有火起來。”

據了解,蘋果公司下架《保衛釣魚島》的緣由是:“不得以特定種族、文化、政府、企業或其他任意實體為目標進行攻擊。”

而如今,餘學軍估計,這款遊戲的下架,跟日本方麵的抗議或許有關,當時NHK電視台、《產經新聞》報社等日本權威媒體都有報道。“我們本身是開發遊戲的,但他們報道出來又不一樣了。其實在日本地區,玩這款遊戲的人還蠻多的,幾乎占到了玩家的前三。”餘學軍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兩個月後,該遊戲又在國內的應用平台上推出了安卓版。截至9月18日,《保衛釣魚島》在“應用彙”上架三天,已有20000餘次的下載量,超過同名或同類的釣魚島題材遊戲。這一天中青寶正式推出該遊戲的安卓版。

在遊戲中,頭戴鋼盔、身著各色軍裝、手拿刺刀、肩扛迫擊炮的日本兵,成群地從手機屏幕的右側來襲,玩家隻需用手指點擊並往空中拋,對方便斷手、斷腳、斷身、斷頭,若拋得夠高,身體折斷,伴有骨折聲、叫喊聲。

要通過71個遊戲關卡,即釣魚群島的71個島嶼並不容易,缺胳膊少腿的日本兵,頭冒“星星”還照樣向前爬行,甚至會身體愈合,網友們在“應用彙”上評論,“鬼子太頑強了”。除了拋擊之外,借助道具必不可少。

71個關卡,春夏秋冬,場景也各有不同。當玩通一個關卡,有“殺敵積分”和“國家獎勵”,所獎“金幣”可用來換盾牌、針板、巨石、空降的中國部隊等道具,也可以直接購買金幣。挑戰成功便可“收複下一島嶼”;若失敗,“國家獎勵”為零,並“繼續組織反擊”。

遊戲中,日軍還出現女兵、武士、柔道手、坦克等,愈往後,日軍數量愈多,難度係數愈大。

中青寶紅遊中心副總監袁亞飛對《中國新聞周刊》說,“越往後麵打,也會更好玩兒。”而安卓版和蘋果版的區別並不多大,“隻是係統不一樣”。買裝備,打“鬼子”

“當一款(紅色)遊戲帶有商業目的時,不可避免會受到公眾的質疑。”當《保衛釣魚島》下架時,有門戶網站的專題評價道,也有報紙探討紅色的“錢途”。

王海青介紹,事實上《保衛釣魚島》等紅色遊戲幾乎就不賺錢,“我們也知道它不會太賺錢,我們希望做一個品牌,老百姓通過玩遊戲,也能了解到釣魚島,枯燥的說教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相對於奇幻題材,紅色題材的營利是微不足道的。”

據他介紹,目前在國內網遊市場中,每年產值達400億元,玄幻、武俠、魔幻類的3D遊戲占據了相當大部分的產值,紅遊幾乎隻占到了1%的份額。紅遊的營利結構也跟其他遊戲沒有區別,雖然下載是免費的,但會間接讓玩家購買道具、裝備。

“我們的玩家群體會偏成熟,年齡偏大一點,25歲以上的玩家很多,甚至有五六十歲的玩家,他們思考偏理智一點,一部分人還帶有民族情緒,”王海青說,“他們玩遊戲也比較適度。比如有公司的老總說,如果不玩遊戲,去外麵玩,花的錢會更多,喝酒應酬還傷身體;但在家裏玩遊戲,老婆也放心,也不花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