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桑椹洗淨,瀝幹,用果汁料理機磨漿。倒入瓦罐內,以小火慢熬,直至濃縮到大約500克左右,加入蜂蜜,以文火熬到黏稠即可放涼裝入瓶。每服1匙,一日2耀3次,以溫水或黃酒少許送服。
功效:滋陰補血,適用於陰血虧虛所致須發早白、頭暈目眩,女子月經不調。
2.桑椹蜜膏
原料:鮮桑椹60克,桂圓肉30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適量,燉至爛熟食,每日2次。
功效:滋陰補血。可輔助治療貧血。
3.龍眼杞子桑椹湯
原料:龍眼肉20克,桑椹、枸杞子各15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適量,煎煮約40分鍾,取汁服用。日服2次。
功效:益陰血,補心腎,強神智。適用於心腎陰血虧虛所致頭昏腦脹,心悸,眼幹,腰膝酸軟。
血氣虧虛:症見心悸心煩,失眠健忘,頭暈目眩,脈象細弱。常用於血友病、類血友病、紫癜、肝病出血症、術後出血、子宮出血及其他諸種內髒出血等症。
花生衣
【別名】花生皮、花生內衣、長生果衣。
【產地】全國均有栽培,以山東產最佳。
【季節】不限,剝開果實搓取即得。
【性味】性平,味甘、澀、微苦。
【歸經】入心、肺、脾、肝經。
【功效】滋補氣血,止血消腫。
1.花生衣紅棗湯
原料:花生衣、紅棗各50克,紅糖適量。
用法:將花生米略煮後剝衣;紅棗去核,以溫水浸泡。將兩者置入煮過花生米的鍋中,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煮30分鍾。加紅糖,冷卻後喝湯吃棗。
功效:強體益氣,補血止血。適用於心血氣兩虛所致倦怠乏力,胃寒納食,氣喘及多種出血症。
2.寧血糖漿
原料:生花生衣500克,蔗糖500克,苯甲酸鈉3克。
用法:加6倍水煎煮花生衣,2小時後濾渣。加入蔗糖、苯甲酸鈉,攪拌使之充分溶解。加水成1000毫升糖漿。1日3次,每次15毫升。
功效:補益心血。適用於心血氣虛弱所致血友病、齒齦出血等症。
3.蜜汁花生棗
原料:紅棗、花生連衣各100克,枸杞子50克,蜂蜜200克。
用法:先將紅棗和花生仁以溫水浸泡,透後入鍋,加水適量,以小火煮至兩味熟軟,加蜂蜜至汁液黏稠,停火溫服。也可以高壓鍋煮花生仁和紅棗半小時左右,蜂蜜則可在花生仁、紅棗完全熟後才入鍋。
功效:補氣養血,滋潤心神。適用於心血不足所致麵白無華等。此方常服有美容功效。
4.生發方
原料:花生衣15克,首烏20克,紅棗10枚。
用法:三味同入鍋,以小火煎煮約30分鍾,加入適量紅糖即可飲湯食棗。日飲3次。
功效:養血補血。適用於心血不足所致身體衰弱,須發早白者。
5.花生衣炒米粉
原料:花生衣、糯米粉各500克。
用法:花生衣炒香後研為細末,與糯米粉炒香,成炒米粉,根據個人口味可放適量白糖。隨意服用。
功效:補益心血。尤其適用於白細胞減少症及各種貧血症。
神補心丸
【主要成分】丹參、石菖蒲、合歡皮、五味子(蒸)、墨旱蓮、菟絲子、女貞子、首烏藤、地黃、珍珠母。
【功效】養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血不足、虛火內擾所致心悸失眠,頭暈耳鳴。
複方阿膠漿
【主要成分】阿膠、人參、黨參、熟地黃、山楂。
【功效】補氣養血,滋補心脾。
【適應證】用於氣血兩虛,食欲不振,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及貧血。
安神健腦液
【主要成分】人參、枸杞子、麥冬、五味子(醋炙)、丹參。
【功效】益氣養血,滋陰生津,養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氣血兩虧、陰津不足所致心悸乏力,頭暈頭痛,口幹津少,失眠多夢,神疲健忘。
養血安神片
【主要成分】地黃、墨旱蓮、首烏藤、合歡皮、雞血藤、仙鶴草。
【功效】養血滋陰,寧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陰虛血少,失眠健忘,頭眩心悸。
常見補品
心神寧片
【主要成分】酸棗仁(炒)、梔子、遠誌、甘草、茯苓、六神曲、糊精、硬脂酸鎂。
【功效】養血除煩,寧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肝血虛,失眠多夢,煩燥而驚,疲倦食少。
琥珀安神丸
【主要成分】人參、玄參、丹參、天門冬、麥門冬、琥珀、大棗、酸棗仁、甘草、遠誌、柏子仁、五味子、當歸、龍骨、茯苓、合歡皮、生地、桔梗。
【功效】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血不足,虛煩不安,心悸失眠,怔忡健忘。
腦寧糖漿
【主要成分】靈芝、大棗、鮮鬆針,輔料為蔗糖。
【功效】補益氣血,養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焦慮,心煩。
藍芷安腦膠囊
【主要成分】藍布正、白芷、山梔茶、川芎、百合、側柏葉。
【功效】補血止痛,寧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肝血虛所致頭痛,乏力,心悸,失眠。
【別名】秦歸、雲歸。
【產地】甘肅、寧夏、四川、湖南、雲南。
【季節】霜降前後采挖。
【性味】性溫,味甘、辛。
【歸經】入肝、心、脾經。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潤腸。
肝腎血虛:症見心悸眩暈,麵色萎黃,久咳氣喘,虛寒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腸燥便秘,癰疽瘡瘍。常見於高血壓、心絞痛、冠心病、腦動脈硬化、高血脂、急性腎炎等症。
當歸
補肝血
1.當歸肉桂酒
原料:當歸30克,熟地黃50克,紅花15克,肉桂6克,甜酒1000克。
用法:以上各味置於甜酒中浸泡1~2周即成。
功效:補血活血,通經止痛。適用於肝血虛弱所致有瘀滯的經閉及月經不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