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補血(2)(2 / 3)

2.芝麻當歸粉

原料:當歸、黑芝麻各250克。

用法:將黑芝麻、當歸炒熟,共研為細末。飯後服1匙,每日3次,以溫開水衝服。

功效:滋補肝腎,養血潤膚。適用於血虛萎黃,心悸目眩。

3.當歸豬骨粥

原料:當歸15克,豬脛骨250克,大米100克,精鹽適量。

用法:大米淘淨備用。將豬脛骨和當歸下鍋同煮,水沸1小時後去渣取汁,加入大米煮粥,將熟時加入適量食鹽,稍煮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養血強筋。適用於各種貧血及婦女月經不調。

4.當歸杞子雞湯

原料:全當歸、製何首烏、枸杞子各15克,雞肉250克,味精、食鹽適量。

用法:雞肉洗淨切塊;用紗布袋將當歸、製何首烏、枸杞裝好,紮緊袋口。將紗布袋和雞塊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同煮,先用武火燒沸,繼之以文火燉煮至雞肉熟爛。除去紗布袋,加入調料即可服用。

功效:補肝血,益腎精。適用於肝腎精血虧虛所致形體消瘦,腰膝酸軟,頭昏眼花,須發早白,女性月經量少色淡。

5.複元活血湯

原料:當歸、柴胡、瓜蔞根、桃仁(酒浸)各9克,大黃(酒浸)12克,紅花、甘草、穿山甲(炮)各6克。

用法:桃仁去皮尖,研如泥,其餘諸味銼如麻豆大,與桃仁泥混勻,每服30克,加水一盞半,酒半盞,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飯前服用。以服用效果為度,不用盡服。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絡。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留於脅下,痛不可忍。

(1)肝血虛弱:症見以頭暈耳鳴,血虛萎黃,眩暈心悸,雙目幹澀,麵白無華,舌淡苔白,夜寐多夢,脈象虛弱,婦女可兼見月經量少、色淡,甚則閉經,常見於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月經過多性貧血、白細胞減少症,以及虛勞咯血、吐血、便血、妊娠下血、崩漏等多種出血症。

(2)肝血陰虛:症見溫燥傷肺,幹咳無痰,虛煩不眠,痙厥抽搐,常見於中風、肺氣腫、便秘、風寒感冒等。

阿膠【別名】驢皮膠、傅致膠、盆覆膠。

【產地】中國北部地區均有生產,山東“東阿”

為原產地。

【季節】全年均可加工。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入肺、肝、腎經。

【功效】補血止血,滋陰潤燥。

1.蒸阿膠

原料:阿膠80克。

用法:取常用黃酒浸泡的阿膠,置於大瓷碗中,隔水以武火蒸3小時,呈凍狀時即成。日服1~2匙,以開水衝服。

功效:補肝養血。適用於肝腎血虛所致婦女月經不調等症,尤其適合在冬季服用。

2.阿膠酒

原料:阿膠80克,黃酒適量。

用法:將阿膠砸碎,裝入壇內,加入黃酒適量,以文火煮沸,同時向壇內續添黃酒,直至阿膠化完,藥酒約有500毫升時熄火放冷,收入瓶中待服。早、中、晚各1次,每次20耀30毫升,空腹溫飲。

功效:補血止血,滋補肝肺。適用於肝血虛弱所致麵色萎黃,虛勞羸瘦,眩暈心悸。

3.蒲黃阿膠

原料:阿膠15克,蒲黃30克。

用法:將阿膠搗碎,並炒至呈黃燥,將二味同研為細末。一次服5克,以溫水衝服。

功效:補益肝血。尤其適用於肝血陰虛所致出血者。

4.調肝湯

原料:白芍、當歸各12克,淮山藥(炒)15克,山茱萸、巴戟天、阿膠(蒸兌)各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煎煮,沸後再煎半小時。日服2次。

功效:益肝腎,調經血。適用於肝腎精血虧虛所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月經量少色淡,經期小腹疼痛。

血虛肝旺:症見頭暈頭痛,胸脅疼痛,腹痛,痢疾,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脈弱。常見於缺鐵性貧血、產後血虛、閉經、紫癜、膽囊炎、肝炎等症。

白芍

【別名】(白)芍藥。

【產地】東北、河北、陝西、內蒙古、山西、甘肅。

【季節】5月采挖。

【性味】性涼,味苦、酸。

【歸經】入肝、脾經。

【功效】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1.酒白芍

原料:白芍、黃酒按10:1的量配置。

用法:將白芍洗淨切片,以黃酒噴灑,潤後放鍋內炒至微黃色即可食用。

功效:柔肝養血,止痛斂陰。尤其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婦女月經不調等症。

2.小營煎

原料:白芍、當歸、枸杞子、山藥各6克,熟地黃6~9克,甘草(炙)3克。

用法:上藥用水400毫升,煮取280毫升,空腹時溫服,日服2次。

功效:補血滋肝。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身體羸弱,麵色萎黃,頭暈目眩,耳鳴失聰,月經不行或量少色淡,大便燥結。

3.芍藥甘草粥

原料:白芍30克,甘草10克,粳米適量。

用法:白芍、甘草加水適量同煎,沸後再煮30分鍾,取汁與粳米共煮成粥。

功效:養血補肝。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筋脈拘急,胃脘、兩肋疼痛等。

4.白芍甘草散

原料:白芍30克,甘草15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研為細末。每30克加水100毫升,煎煮5分鍾即可服用。

功效:滋陰補肝,養血清熱。適用於肝陰血虛所致口咽幹燥,五心煩熱諸症。

5.神效黃芪湯

原料:黃芪100克,白芍、甘草(炙)各50克,人參40克,陳皮25克,蔓荊子5克。

用法:以上六味搗末,每服25克,以水2盞,煎煮至1盞,去渣取汁,溫服。

功效:補肝益血,和血明目。適用於全身或頭麵手足麻木,兩目緊縮、畏光、隱澀難開,視物不明,目中火熱或睛痛昏花。

【別名】田七、滇七、參三七、金不換。

【產地】雲南、廣西。

【季節】夏季開花前采收。

【性味】性溫,味甘、微苦。

【歸經】入肝、胃經。

【功效】活血止血,消腫祛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