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山茱萸(製)、山藥各80克,熟地黃160克,牡丹皮、茯苓、澤瀉各60克,枸杞子、菊花各40克。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為細末,過篩混勻後蜜煉成丸,每丸重9克左右。1次1丸,每日2次。口服。
功能:滋腎養肝。用於肝腎陰虧所致眩暈耳鳴,畏光流淚,視物昏花。
3.草還丹
原料:山茱萸取肉300克,破故紙150克,當歸120克,麝香3克。
用法:上述藥材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81丸,睡前以酒鹽湯送服。
功效:大補肝腎精血。適用於肝腎血虛所致的早衰、身體虛弱。
4.山萸枸杞湯
原料:山茱萸、淮山藥各10克,石斛、枸杞子各15克,熟地黃12克。
用法:以上各味以水煎煮,沸後再煮30分鍾。
日服2次。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適用於肝腎精血不足所致頭暈目眩,視物模糊,腰膝酸軟。
5.山萸肉桑椹蜜膏
原料:山茱萸500克,鮮桑椹1000克,蜂蜜300克。
用法:山茱萸、桑椹洗淨,加水適量煎煮約30分鍾,取煎液;加水再煮30分鍾,取煎液。合並2次煎液,以文火煎熬至黏稠,入蜂蜜繼續煎煮至沸,停火待冷服用。
功效:滋補肝腎。適用於肝腎血虧所致目暗耳鳴,健忘失眠,煩渴便秘,須發早白。
腎精虧虛:症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悸失眠,麵色萎黃,手足發麻,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男子陽痿,女子月經量少。常見於慢性腎炎、慢性腎衰竭、腎病綜合征、慢性肝炎、肝硬化、腰肌勞損、更年期綜合征、尿崩症等。
何首烏
【別名】赤首烏、首烏、紅內消、鐵秤砣。
【產地】全國各地。
【季節】4~5月,或10~11月采挖。
【性味】性溫,味甘、苦、澀。
【歸經】入肝、腎經。
【功效】補腎益精,滋養肝腎。
1.治頭發早白方
原料:製首烏20克,生地15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後即可服用。日服1劑。
功效:對治療頭發早白有良效。
2.七寶美髯丹
原料:赤首烏、白首烏、赤茯苓、白茯苓各500克,枸杞子、牛膝、菟絲子、當歸各400克,補骨脂200克。
用法:將上述所有藥材共研成細末,以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共150丸,每日3丸。
功效:補腎健脾,滋陰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腎氣虛弱所致的須發早白,腰膝酸軟,頭暈耳鳴。
3.首烏延壽丹
原料:首烏、稀薟、菟絲子、生地、桑椹各12克,杜仲、女貞、旱蓮、金銀各9克,牛膝、桑葉、黑芝、金櫻各6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後即可服用。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適用於老年人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稀疏脫落,頭暈眼花,耳鳴重聽。
4.何人飲
原料:何首烏9耀30克,當歸6耀9克,人參9耀30克,陳皮6耀9克,煨生薑3片。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如用於瘧疾,可於發前4耀6小時溫服之。
功效:補氣血,截虛瘧。適用於氣血兩虛,麵色萎黃,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脈緩大而虛,瘧疾久發。
132肝腎不足:症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虛汗不止,心悸失眠,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月經過多。常見於糖尿病、高血壓、功能性子宮出血、尿失禁、腎虛、男子性功能不足等。
白首烏
【別名】山東何首烏,泰山何首烏,白何首烏,和平參,張果老。
【產地】山東、江蘇、遼寧、河北。
【季節】4~5月,或10~11月采挖。
【性味】性微溫,味苦、甘、澀。
【歸經】入肝、腎、脾、胃經。
【功效】補益肝腎,增益精血。
1.白首烏飲
原料:白首烏15克(一次用量)。
用法:將白首烏製成澱粉,以適量冷開水調勻,再以沸水衝泡成稠糊狀,即可加少許蜂蜜或糖調食。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適用於精血不足諸虛證。
2.白首烏枸杞湯
原料:白首烏15克,牛膝、菟絲子、枸杞子各9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以水煎煮,沸後再煎30分鍾。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腰腿酸軟,關節疼痛。
3.白首烏燉母雞
原料:白首烏30克,母雞1隻。
用法:母雞去內髒,剖開,白首烏去皮。將白首烏放入雞腹內,隔水燉煮,熟後去藥渣。湯肉均可服用。不宜放鹽。
功效:補益精血。適用於產後乳汁不足。
4.紅糖白首烏茶
原料:白首烏60克。
用法:將白首烏塊根研成細末,每次取15~20克,放入鍋中,加水煎10分鍾,放入等量紅糖,待其溶化即成。每日1次,代茶飲。
功效:補腎養血,滋補強壯。適用於久病體衰,須發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