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以上各藥味加水8碗,煎取大半碗,當雞蛋熟後,去殼,放入湯中再煎。同服雞蛋及藥湯。日服1劑。
功效:生血活血,滋補腎精。適用於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症。
4.雞血藤膏
原料:雞血藤4800克,冰糖2400克。
用法:雞血藤加適量水煎3~4次,每次40分鍾,取汁過濾,合並湯液,以文火熬煎濃縮,加冰糖,至成稠膏即成。每服15~24克,以溫開水衝服。
功效:補血行血,疏經活絡。適用於腎虛血虧所致筋骨酸痛,手足麻木,月經量少。
腎血氣虛:症見神經衰弱,虛勞羸瘦,腰痛,男子陽痿、滑精,婦女子宮虛冷,崩漏,帶下。常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結核性冷膿瘍、腎炎、妊娠胎動、大腦水腫及各種原因的出血等症。
【別名】鹿膠、白膠。
【產地】黑龍江、吉林、遼寧、黑龍江、山東。
【季節】冬季采收。
【性味】性溫,味甘。
【歸經】入肝、腎經。
【功效】益精血,補肝腎。
鹿角膠
1.鹿角膠丸
原料:鹿角膠500克,鹿角霜、熟地各250克,當歸身120克,人參、川牛膝、菟絲子、白茯苓、白術、杜仲各60克,虎脛骨、龜板各30克,無灰酒450毫升。
用法:將鹿角膠以無灰酒烊化,虎脛骨、龜板酥炙。上各味研為細末,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100丸,空腹時以薑鹽湯服下。
功效:補腎益精,強筋壯骨。適用於腎血氣虛所致虛弱無力,兩足痿軟及久臥床褥者。
2.鹿角膠散
原料:鹿角膠、肉蓯蓉各60克,熟幹地黃90克,麥門冬75克,黃芪、當歸各45克,石斛、五味子各30克。
用法;將鹿角膠搗碎,炒至黃燥,肉蓯蓉以酒浸一宿,刮去皺皮並炙幹,麥門冬去心焙幹,石斛去根。以上各味搗細為末。每服6克,空腹以生薑、大棗湯火溫酒調下。
功效:大補腎血。適用於腎血虛弱所致身體羸瘦,四肢無力,麵色萎黃。
3.鹿角膠木耳湯
原料:鹿角膠7.5克,白木耳30克,冰糖15克。
用法:用溫水將木耳泡發,洗淨入砂鍋,加適量水,以文火慢熬。熟透後加入鹿角膠及冰糖,烊化和勻,繼續稍煮熬透。
功效:補腎固陽,填精益髓。適用於腎血虛衰所致陽痿,男子不育。
4.鹿角膠粥
原料:鹿角膠20克,粳米100克,生薑3片。
用法:粳米加水煮粥,沸後加入鹿角膠、生薑稍煮,熟後即可服用。
功效:補腎填精。適用於腎精不足所致腰脊酸痛,頭暈耳鳴,性功能衰退。
腎血虛弱:症見腹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早衰禿發,老年體衰,月經不調,不孕。常見於白細胞減少症、子宮功能性出血、胃炎、慢性肝炎、潰瘍病、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神經官能症及呼吸道感染等。
【別名】蜂王漿。
【產地】全國各地均有生產。
【季節】春夏秋季采收。
【性味】性微溫,味辛、酸。
【歸經】入肝、脾經。
【功效】滋補腎血,強壯養胃。
蜂乳
1.王漿蜂蜜
原料:鮮王漿500克,蜂蜜1000克。
用法:將王漿和蜂蜜充分攪拌,低溫保存備用。
每日2次,每次20克,以溫開水衝服。
功效:滋補腎血。適用於腎血不足所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年老體衰,腹瀉,無病則可強身健體。
2.三合益
原料:蜂王漿、蜂蜜各100克,花粉25克。
用法:上三味拌勻,以溫水衝服。每日2次。
功效:補益腎精。適用於年老體弱,早禿。
肝腎精虛:症見視力減退,視物昏花,腰膝酸軟,腹瀉,尿有餘瀝,便溏泄瀉,陽痿遺精,胎動不安,白帶過多。常見於肝炎、腎炎、貧血、糖尿病、腸潰瘍等。
菟絲子
【別名】黃絲,黃藤子。
【產地】黑龍江、吉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等。
【季節】秋季采收。
【性味】性平,味甘、辛。
【歸經】入肝、腎經。
【功效】滋補肝腎,補肝益脾。
1.菟絲子粉
原料:菟絲子150克,蓮子、山藥各100克,茯苓30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共研為細末。溫水調食,每次15克。
功效:養腎固精,補肝益脾。適用肝腎不足所致體倦乏力,飲食減少,耳鳴目眩。
2.菟絲子丸
原料:菟絲子60克,蛋清適量。
用法:將菟絲子浸於酒中3日,曝幹後研為細末,以蛋清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30丸,空腹以溫酒服。
功效:滋補肝腎,益氣補血。適用於勞傷肝氣、目暗不明等症。
3.九子回春湯
原料: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淫羊藿各25克,大熟地黃、淮山藥各50克,韭菜籽、金櫻子、石蓮子各15克,蛇床子、五味子、補骨脂各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