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補陰(4)(2 / 3)

5.全龜豬肚糊

原料:烏龜1隻(甲、肉均用),豬肚500克。

用法:烏龜與豬肚均洗淨切成小塊,入砂鍋,加水適量,以文火燉成糊狀,加入少量食鹽即可服用。

分作2日服用,早晚各服1次。

功效:滋陰補腎。對於治療慢性腎炎蛋白尿十分有效。

6.龜龍安神膠囊

原料:龜甲、石昌蒲、遠誌、琥珀、代赭石各100克,肉桂30克,生龍骨150克,川連60克,棗仁50克。

用法:將以上所有藥物共研為細末,過100目細篩後,烘幹消毒,裝0.3克膠囊,每次服8粒,每日早晚各1次,溫水送服。

功效:鎮靜安神,交通心腎,健腦益智。可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健忘,心悸怔忡。

肺腎陰虧:症見體虛,病後、產後羸弱,神疲力乏,久咳咯血,陰虛盜汗,低熱不退,眩暈耳鳴,心悸失眠。常見於肺結核、肺氣腫、慢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腎虛、慢性腎炎、性功能衰退等症。

蛤士蟆

【別名】雪蛤油、林蛙油、田雞油、蛤士蟆油。

【產地】吉林,黑龍江,遼寧。

【季節】霜降前捕捉雌蛙。

【性味】性平,味甘、鹹。

【歸經】入肺、腎經。

【功效】補腎益精,潤肺養陰。

1.蛤士蟆油

原料:蛤士蟆油3~6克。

用法:取清水1碗,加蛤士蟆油,浸泡1夜,次日換用淨水蒸煮,熟後即可加糖服用。

功效:補腎益精,適用於體虛,病後、產後羸弱。

2.蛤士蟆酒

原料:蛤士蟆油40克,優質白酒1000克。如需量多,依此比例加量即可。

用法:將泡開的蛤蟆油放入酒中,每1000克可投入泡開蛤蟆油40克左右,浸泡1周即可飲用。

功效:補腎益精,養陰潤肺。適用於身體虛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癆嗽咳血,盜汗不止。

3.蛤士蟆人參油

原料:幹蛤士蟆50克,人參7.5克。

用法:將人參水煎煮至沸後半小時,濾出煎液,冷後用以浸泡蛤士蟆油,泡開後加適量糖,置於鍋內蒸熟,冷後即可服用。

功效:滋陰養腎,強身健體。適用於陰虛體弱諸症。

4.蛤士蟆燕窩油

原料:蛤士蟆油、燕窩各5克,冰糖適量。

用法:將兩味用水發開,洗淨後放於鍋內,加適量冰糖和清水,隔水蒸煮。冷後服用。每日1劑。

功效:滋肺補腎。適用於肺腎陰虧所致幹咳、胸痛等症。

5.蛤士蟆雞蓉

原料:水發蛤士蟆油500克,雞脯肉60克,雞蛋2枚,熟瘦火腿15克,雞清湯、普通湯1500毫升,蔥、薑、胡椒粉、濕澱粉、料酒、白糖、味精、食鹽、豬油各適量。

用法:雞脯肉去筋去皮,以刀背砸成細泥,火腿切細丁,蔥切段,薑切片。雞蛋去黃留清,打散後倒入雞泥之中並攪勻。蛤士蟆油以開水汆2次後倒入漏勺中。鍋燒熱,加入豬油,入蔥段、薑片略煸,入料酒,接著加入普通湯,沸後將蔥、薑撈出摒棄,蛤士膜油入鍋,以小火煨透,撈出再倒入漏勺之中。湯棄用。鍋燒熱,再入豬油適量,入料酒,接著倒入雞清湯。將蛤士膜油入鍋,加鹽、白糖及胡椒粉。沸後以濕澱粉勾芡,下雞泥進鍋,以手勺推動,雞泥熟透後加入味精即可起鍋,將火腿細丁撒上服用。

功效:滋陰補腎,益精健身。適用於腎陰虧虛所致腰膝酸軟等症,病後體虛者也可以用來滋補調養。

肺腎陰虛:症見消化不良,骨蒸勞瘦,肺癆咳嗽,陽痿,赤白帶下,腳氣水腫,風濕骨痛,腸風痢疾,瘡瘍痔瘺,體虛。常見於肺結核、瘧疾、腎虛、腎炎、高血脂、血栓等症。

鰻鱺魚

【別名】白鱔、白鰻、河鰻、鰻魚。

【產地】鹹淡水交界海域。

【季節】11月時采收。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入肝、腎、脾經。

【功效】益腎固衝,滋陰補肺。

1.鰻鱺山藥百合方

原料:鰻鱺250克,雞皮糙山藥、百合各30克,精鹽適量。

用法:將鰻鱺去雜洗淨,與山藥、百合同入燉盅隔水燉熟,加精鹽調味。用餐時食用。

功效:補腎陰虛,健脾養心。適用於神經衰弱等症。

2.鰻魚丸

原料:大鰻魚不拘幾斤,熟山藥、薄荷適量。

用法:鰻魚以水洗淨,蒸籠中鋪荷葉,將鰻魚蒸約1小時,取出去頭、尾、骨並搗爛,入炒熟山藥末,煉丸如梧子大。晾幹後,加薄荷,以瓷器密封保存。

以酒送服,每次6克。

功效:滋補腎陰。適宜治療男女一切虛勞弱症。

3.清湯鰻魚丸

原料:鰻魚肉300克,豌豆苗、蔥、薑各10克,陳皮8克,砂仁5克,精鹽3克,味精1克,清湯800克,料酒15克,蔥薑汁10克,雞蛋清1個,芝麻油6克。

用法:鰻魚肉從中剖開,剔骨、刺、皮,剁成細末,裝入容器中,入8克料酒、雞蛋清、蔥薑汁及2克精鹽,並往同一方向充分攪勻。鍋內入清湯,下陳皮、砂仁、蔥、薑,以大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煎煮半小時,摒棄陳皮、砂仁、蔥、薑。鰻魚肉末製丸,入湯鍋汆熟,加入豌豆苗、剩餘精鹽、味精略燒,出鍋盛碗,將芝麻油淋上即成。

功效:補益氣血,滋陰補腎。適於臨產婦服用。

4.鰻魚蕨菜湯

原料:鰻魚1尾,蕨菜、芋頭杆各30克,小紅辣椒1個,生薑1塊,蒜泥1勺。

用法:鰻魚肉從中剖開,剔骨、刺、皮,切成6厘米長,以清水洗淨待用。芋頭杆用清水洗淨,以開水稍燙,切成5厘米長待用。蕨菜用清水浸泡,去除根部,切成5厘米長待用。大蔥洗淨,切成5厘米長待用。鍋裏倒入3杯水,把鰻魚、生薑、蒜泥、大蔥入鍋,燉煮約1小時,將蕨菜和芋頭杆同入,繼續燉煮至成熟,加入蔥花,以食鹽調節鹹淡。

功效:滋補腎陰。適用於男女體虛腎弱各症。

【別名】水須、連母、穿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