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補陽(1)(3 / 3)

功效:健脾清胃,消食化積。適用於脾胃陽虛所致飲食不化,胃脘痛。

4.枳實燉母雞

原料:枳實60克,母雞1隻,鹽少許。

用法:母雞去毛、去內髒,洗淨;將枳實裝入雞腹中,用線縫合好後,放入鍋中,加水同燉至雞肉軟爛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疏肝和胃,理氣除脹。主治胃下垂症見脘腹脹滿,食欲不佳,情誌抑鬱。

5.枳實二芽三七粥

原料:枳實、麥芽、穀芽各10克,三七5克,粳米100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洗淨後,裝入紗布袋中,係好;粳米淘洗幹淨,連同紗布袋共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武火煮沸後,轉中火煮20分鍾,取出藥袋,再用文火煨至米粒軟爛即可。日常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益氣消食。適用於中氣下陷型胃下垂。

荷葉

脾胃陽虛:症見頭痛眩暈,四肢浮腫,食欲減退,脘腹冷痛,瀉痢,脫肛,吐血,咯血,便血,婦女白帶量多質稀、崩漏、產後惡露不淨。常見於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腎炎、營養不良性水腫、不孕不育、宮寒痛經、慢性盆腔炎等。

【別名】荷錢、蓮葉。

【產地】廣布於全國各地。

【季節】秋季采葉。

【性味】性平,味微苦。

【歸經】入肝、脾、胃經。

【功效】溫補胃陽,散瘀止血。

1.荷葉綠豆粥

原料:荷葉、水竹葉各10克,金銀花5克,綠豆30克,粳米100克,冰糖15克。

用法:金銀花加水適量,煎汁,去渣,冷卻待用。

將鮮荷葉、鮮竹葉洗淨後放入鍋內蒸煮,沸後去渣取汁待用。將綠豆、粳米泡發,放入鍋內,同時加入約1.5升水,以旺火煮沸,加入銀花露及竹葉、荷葉汁,繼之以小火熬至粥熟,調入冰糖,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升發清陽。適用於脾胃陽虛所致暑熱煩渴等。

2.荷葉蒼術升麻茶

原料:荷葉1張,蒼術、升麻各3克。

用法:以水煎煮,沸後再煮約半小時。代茶飲。

功效:升發清陽,清熱瀉火。適用於脾胃清陽之氣不升所致泄瀉痢疾等症。

3.荷葉八寶飯

原料:鮮荷葉3張,薏苡仁50克,扁豆30克,杏仁20克,蓮米15克,白豆蔻10克,胡蘿卜1個,粳米250克,白糖少許。

用法:將薏苡仁用清水浸泡2小時;蓮米、扁豆、白豆蔻、杏仁分別洗淨;胡蘿卜洗淨後,切成絲;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中加水煮至七成熟時,撈出,加入白糖,拌勻;荷葉洗淨,將除粳米、胡蘿卜外的材料擺在荷葉上,再將粳米飯攤放在上麵,用荷葉包好,上蒸鍋蒸熟後,取出扣入盆中,撒上胡蘿卜絲即成。每次食用100克,每日2次。

功效:溫補脾胃,祛寒燥濕。適用於脾陽不足、脾虛濕困所致飲食不振,惡心嘔吐,腹中冷痛,畏寒肢冷。

4.荷葉烏雞泥鰍煲

原料:鮮荷葉1張,烏雞1隻,豆腐、泥鰍各500克,黃酒、薑、鹽各5克,上湯2500毫升。

用法:烏雞去毛,去內髒,洗淨後,燙去血水;泥鰍放入有少量鹽的水裏,使其吐出泥沙及汙物,去腸、頭和尾;荷葉洗淨,切成片;薑洗淨,切片;豆腐切方塊;將處理好的烏雞放入鍋中,加入上湯,煮30分鍾後,再加入泥鰍、薑、荷葉,武火煮沸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消暑消渴,益氣興陽。適用於脾胃虛弱、糖尿病、暑濕瀉、更年期綜合征等。

茯苓

(1)水腫尿少:症見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少氣乏力。多見於營養不良性水腫,妊娠水腫、高血壓等。

(2)痰飲眩悸:症見痰飲咳喘,心悸氣短,口幹舌燥,肩背酸痛。一般見於傷寒、飲食勞欲、哮喘、失眠及一般心腦血管病。

(3)脾虛食少:症見食少倦怠,嘔吐泄瀉,氣虛便溏。多見於黃疸、慢性肝炎、消化不良、慢性腸炎、小兒厭食等。

【別名】雲苓、玉靈、茯菟、萬靈桂。

【產地】雲南、湖北、四川。

【季節】小暑至秋分時采收。

【性味】性平,味甘、淡。

【歸經】入心、脾、腎經。

【功效】利水消腫,和胃健脾。

1.茯苓栗子粥

原料:栗子25克,茯苓15克,粳米100克,大棗10個。

用法:將茯苓洗淨後研細,將栗子、大棗洗淨後和粳米同煮,待半熟時徐徐加入茯苓末,攪勻後煮至栗子熟透即可。可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白糖食用。

功效:健脾益腎,利濕止瀉。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消化不良,大便溏泄,嘔逆少食。

2.茯苓膏

原料:茯苓500克,煉蜜1000克。

用法:將茯苓洗淨後研為細末,伴以煉蜜和勻,以文火熬成膏狀,裝瓶備用。一日2次,每次12克,以溫開水衝服。

功效:健脾滲濕,減肥防癌。老年性浮腫、肥胖症患者以及經常服用較有禆益,也能預防癌症。

3.茯苓山藥肚

原料:茯苓50克,山藥20克,豬肚250克左右,黃酒2克。

用法:將豬肚洗淨,茯苓、淮山藥裝入肚內密封,淋上黃酒,撒上細鹽,入鍋加水慢燉至豬肚酥爛;將豬肚撈出剖開,將肚內茯苓和山藥倒出冷卻烘幹,研末裝瓶以備食用。日服3次,每次服10克,以溫開水送服。豬肚則可切片後蘸醬油食用。

功效:補腎益胃,健脾滲濕。適宜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食用;無病則可健身延年。

4.茯苓蓮子糕

原料:茯苓、蓮子、麥冬各500克,白糖、桂花各適量。

用法:茯苓切片,蓮子以溫水泡過後去皮、心。將茯苓、蓮子、麥冬研為細末,放入白糖和桂花並拌勻,加入適量清水成糕坯,上籠以武火蒸15~20分鍾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補心安神。適用於脾氣虛弱所致飲食不振,心悸怔忡,口渴,乏力。

5.苓桂術甘湯

原料:茯苓12克,桂枝(去皮)9克,白術、甘草(炙)各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