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適用於虛勞煩悶不得眠等。
脾陽虧虛:症見畏寒肢冷,飲食減退,脘腹冷痛,大便稀溏,倦怠神疲,婦女白帶、量多質稀,舌質淡或有齒印,苔薄白或白滑,脈緩弱或沉而細弱。常見於慢性胃炎、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心律不齊、心內膜炎、貧血、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等。
【別名】蜜甘草。
【產地】內蒙古、陝西、甘肅。
【季節】秋季采收。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入心、脾、胃經。
【功效】溫陽健脾,益氣和中。
炙甘草
1.炙甘草湯
原料:炙甘草,黨參,生地黃,阿膠,麥冬,麻仁各9克,桂枝5克,生薑3片,大棗30枚。
用法:麥冬去心。加清酒7升、水8升,煮甘草、黨參、地黃、麥冬、麻仁、桂枝、生薑、大棗,煮至3升,去滓,阿膠烊化,溫服1升,一日3服。
功效:補氣溫陽,養心益脾。適用於陰血不足,心悸心慌,虛癆肺痿,自汗盜汗。
2.苓桂術甘湯
原料:炙甘草、白術各6克,茯苓12克,桂枝9克。
用法:以水6升,煮取3升,去渣後溫服,一日3次。
功效:補脾益氣,助陽化氣。適用於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脈弦滑等中陽不足之痰飲病症。
3.理中湯
原料:人參、炙甘草、白術、幹薑各9克。
用法:將以上各味藥切碎。加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後溫服,每次200毫升,一日3次。
功效:溫中祛寒,健脾補胃。適用於脾陽虛、脾胃虛寒所致嘔吐腹痛,倦怠少氣,四肢不溫,胸痞虛證,胸痛徹背,自汗不渴,腹滿不食,吐血、便血或崩漏等。
4.甘草和胃湯
原料:炙甘草、白檀香(後下)各9克,當歸、炒白芍、五靈脂、川楝子各12克,薏苡仁24克,佛手、烏賊骨各15克。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水共煎1小時。每日1劑,分早晚分服。
功效:疏肝和胃。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
5.真人養髒湯
原料:炙甘草、肉桂各24克,人參、白術、當歸各18克,肉豆蔻15克,白芍藥48克,木香42克,訶子36克,石榴皮12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共為粗末,每服6克,加水適量煎煮,沸後再煎半小時,去滓取汁,飯前溫服。日服2次。
功效:澀腸固脫,溫補脾腎。適用於脾腎陽虛所致腰酸冷痛,倦怠少食,四肢不溫,久瀉久痢,甚至脫肛,下痢赤白,或大便膿血,臍腹疼痛,喜溫喜按,舌淡苔白,脈遲細。
厚樸
脾胃陽虛:症見脘腹冷痛,飲食不納,消化不良,便秘腹脹,麵色蒼白,倦怠神疲,胸悶咳喘。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等。
【別名】川樸、紫油厚樸。
【產地】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四川和湖北居多。
【季節】立夏到夏至采集。
【性味】性溫,味苦、辛。
【歸經】入脾、胃、肺經。
【功效】溫中理氣,健脾益胃。
1.平胃散
原料:厚樸90克,蒼術120克,陳橘皮60克,炙甘草30克。
用法:蒼術去黑皮,搗碎,炒至黃色;厚樸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則洗淨焙幹。四味同研為細末。每服6克,加水300毫升及生薑2片、大棗2枚,煎取180毫升,去滓後溫服。
功效:溫胃運脾,燥濕行氣。適用於脾胃陽虛所致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惡心,倦怠乏力諸症。
2.厚樸三物湯
原料:厚樸15克,大黃12克,枳實9克。
用法:厚樸、枳實加水1.2升,煮取500毫升,加入大黃,煮取300毫升,溫服。
功效:溫補脾陽,行氣通便。適用於脾陽虛弱所致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
3.厚樸薏仁燉豬肚
原料:豬肚半個,豬瘦肉200克,厚樸15克,薏苡仁20克,紅棗4個。
用法:薏苡仁先以清水泡2小時;豬肚去筋膜,洗淨,切塊;豬瘦肉洗淨,切塊;厚樸洗淨。將上述所有材料連同紅棗共放入燉盅中,加入適量水,蓋上蓋,文火燉2小時。隨量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補肝益氣。用於脾虛胃寒所致的胃脘痛、十二指腸潰瘍等。
4.白術厚樸肉蔻粥
原料:厚樸、白術各10克,肉豆蔻7克,粳米100克。
用法:將白術、厚樸和肉豆蔻加水煎沸15~20分鍾,濾渣取汁;粳米淘洗幹淨,加煎取的藥液煮粥,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煮至米粒軟爛即可。隨量食用。
功效:溫中,健脾,燥濕。主要用於慢性腹瀉。
枳實
脾胃陽虛:症見畏寒肢冷,飲食減退,脘腹冷痛,便秘,瀉痢後重,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腎炎、宮寒痛經、慢性盆腔炎等。
【別名】鵝眼枳實。
【產地】主產於四川、江西、福建、江蘇等地。
【季節】小暑前撿拾落地未熟果實。
【性味】性微寒,味苦。
【歸經】入脾、胃經。
【功效】溫補脾胃,散氣行痰。
1.枳術丸
原料:枳實(麩炒黃色,去瓤)30克,白術60克。
用法:將以上各味藥研為細末,以荷葉裹燒飯成梧桐子大小丸。每服50丸,白湯送下,不拘時。
功效:溫中健脾,消食健脾。適用於脾胃陽虛所致食少不化,脘腹痞滿。
2.枳實理中丸
原料:枳實15克,白術、人參、甘草、茯苓、幹薑各30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研為細末,製成小丸。日服3次,1次10克。
功效:溫補脾陽。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脘腹痞滿,咳唾痰涎。
3.枳實大黃山楂煎
原料:枳實、生山楂各15克,生大黃6克。
用法:先將枳實、生山楂洗淨後,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後,轉中火煨15分鍾,再加入生大黃,繼續煮5分鍾,濾渣取汁即成。可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