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藕片(1 / 2)

在大本博彥的碎碎念中,方洛開始炒藕。

用的是過濾後的橄欖油,味道清淡,炒藕的手法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至少在外行眼中是如此,山本二十二甚至感覺方洛的手法還不如自己的老媽媽。

可在大本博彥、何文秀這些行家看來就完全不同了,童釗更是興奮的像一隻猴子,跳來跳去,激動不已。

人們經常會百思不解,同樣的食材、同樣的油鹽醬醋,同樣的廚具,不同人炒出的菜味道卻是不同的。國手高廚出手,就是最簡單的菜色也能香掉人的舌頭,不懂廚藝的棒槌來了,你就是給他最頂級的食材也是個糟蹋。

這就是境界,武家講“手中有劍、心中無劍!”

因為劍已是人,人劍相合,出劍的火候比人高出一線,就能取名追魂,成為絕頂高手。

廚家又何嚐不是這個道理?

以方洛如今的控火、控鍋、控勺的功夫,早就達到了人鍋合一的程度,看似隨手炒炒,也沒有什麼花樣翻新類似“雜耍”的手段,卻能讓每一片藕均勻受熱,不多時,一股蘇北白蓮藕獨有的清香便彌漫空中,有些像是‘清水馬蹄’煮熟後的味道,卻有多了一分粘粘糯糯、無使斷絕的感覺。

藕片要開始出澱了!

炒藕時最難的環節就是藕片在加熱後會滲出很多澱粉,極易粘鍋。一般的廚師就會加水或者用高湯衝化,可加水就容易走失藕的原味。加高湯又會蓋壓藕的味道,喧賓奪主。所以藕才是蔬菜中最難炒的一種。

可就在藕片中的澱粉將出未出之時,方洛執鍋的左手輕輕一抖,數十張藕片就被紛紛震起,在空中利索地翻了個身,然後又落回鍋中。

“震字訣!”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何文秀、童釗和大本博彥都是內行中的內行。如何不知道方洛這一手的難處,頓時看呆了眼。

震鍋起菜,是個二級廚師就會。

甚至連街邊賣炒麵的大娘都能偶爾露兩手,不過多半都隻是花活兒而已,目的是吸引人的眼球、展示自己的廚藝如何如何牛比。真正能了悟其中精髓的卻沒有幾個人。

震鍋。

要因火、因菜、因人而異,震鍋時火力如何、菜熟幾分、菜的特點如何?食客的口味又當如何?這些都必須一一了解,才能從容施展,說到底,還是控火控鍋功力的集中體現。這份功夫何文秀他們自恃也掌握了幾分,可是在炒藕片時也用震鍋手法,這就有些驚人了。

藕片性粘,不提前加水加湯就要震鍋起菜,結果必然是有的藕片飛起、有的藕片粘鍋,最後一盤藕片焦的焦黃的黃嫩澀的嫩澀。

這還能吃嗎?

而且看方洛的手法,顯然不是要“爆炒焦藕”而是要做一盤清炒嫩藕,這就更加難了。

三位廚界大師和旁觀的內行雖然廚藝比不上方洛,眼光還是有的,眼看著鍋中藕片同時飛起。

就是一驚;再見到藕片在空中片片如花、絕不粘連、而且每一片都奇跡般的翻了個身又落回鍋內,又是一驚;目光隨藕片落下後,見到鍋中竟然光亮如鏡,更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