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都去哪兒了?
言論
事件
近期,有媒體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湖北、內蒙古等地調研發現,各地對於汙水處理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重供水輕排水,重建廠輕管網”導致城市汙水非法排放愈演愈烈。因為處理標準低,汙水處理廠本身就成了最大的排汙主體。
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汙水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也是汙水排放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係黨委書記杜鵬飛
中國汙水排放總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僅COD(化學需氧量)就超出環境容量4倍多。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認為,中國水環境的COD承載力為740.9萬噸,但全國第一次汙染源調查發現,COD實際排放量為3028.96萬噸。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
目前,我國城市汙水正常情況下要進入汙水管網,經汙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再排放至河道。然而,還有一些汙水通過“非正常渠道”排放:有的汙水不經隔油池直接排放到井裏,有的直接滲入地下,還有部分則被當作農業灌溉用水。
——《經濟參考報》
有的造紙廠采取滲坑、滲井方式向地下惡意排放工業廢水。汙水滲入地下,長年累積將對地下水造成難以修複的汙染。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
一些城市的汙水處理廠都是半開半關的狀態,政府提供的汙水處理費有限,處理廠也不會自己搭錢。僅風機扇消耗就占能源消耗總費用的60%左右,開1小時就需幾十萬元。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
近幾年來,國家對城市汙水處理增加了不少投資,但與國外相比差距還是很大。據相關數據統計: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德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用於汙水處理方麵的國家投入約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53%~0.88%,而我國僅為0.02%~0.03%。
——《大科技》雜誌撰稿人餘玉敏
除了加強立法、強化標準和執行之外,對汙染場地的評估要係統化和全麵化,比如不能僅限於淺層土壤汙染的清理,應同時完善市場機製和建立有關數據庫,共享數據資源。
——美國加州環保署洛杉磯水質管理局高級工程師童衛星
“你童年暢遊的家鄉小河還依然清澈嗎?”我身邊沒有人能給出肯定答案。汙水已經讓我們的回憶消失了,更可怕的是它還將奪走我們的未來。
——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