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麵對抑鬱,如何應對(1 / 3)

麵對抑鬱,如何應對

百科聚焦

作者:徐航

抑鬱的感覺如同被套在一個黑色的箱子中,令人無法呼吸。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超過3.5億人“感染”抑鬱。抑鬱是自殺的頭號原因,全球每年大概有100萬人因抑鬱而自殺身亡,從2000年以後,我國就已經成為世界上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比起男人,女人更容易患抑鬱症,但男性的自殺率卻遠高於女性。不過,抑鬱不是絕症,並非無藥可醫,有很多辦法可以預防和治療抑鬱症。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應對抑鬱吧!

抑鬱心境≠抑鬱症

對抑鬱多些了解有助於對它的預防。首先,要先明白一點,抑鬱心境和抑鬱症不能劃等號,千萬不要把偶爾的心情低落誤認為自己得了抑鬱症,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會導致更加嚴重的抑鬱。簡單來說,抑鬱症並非一般的情緒反應,它是一種病理性的情緒障礙,而抑鬱心境是每個人都體驗過的情緒。

有心理學家曾說:“人生中總會有一段時間生活在抑鬱之中。”抑鬱心境是一種憂傷、悲哀或沮喪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不僅普遍存在,而且與許多其他精神障礙、軀體疾病,特別是社會和外部環境因素有關。我們平時所說的“抑鬱”隻能算作一種抑鬱心境。抑鬱症則是一組症狀群,與潛在的生物異常有關,隻有抑鬱心境發展到一定程度,具備抑鬱綜合征的基本特征,持續存在一段時間,且嚴重損害自身的社會功能時,才能和抑鬱症劃等號。

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區別抑鬱症與非病理性的抑鬱心境:

1.正常人的情緒抑鬱是基於一定客觀事物的,即 “事出有因”; 而病理性抑鬱通常無緣無故地產生,缺乏客觀精神應激的條件,抑或是 “小題大做”,這些導致抑鬱的因素不足以解釋其病理情緒。

2.一般人的情緒變化有一定時限性,不需藥物治療,事過境遷或通過自我調適和自我心理防衛,能夠重新恢複心理平穩;而抑鬱症的情緒障礙常持續存在,難以自行緩解,需要藥物治療。

3.抑鬱症病人的病情往往反複發作,而且每次發作的症狀大致相似。典型抑鬱症還具有“晝重夜輕”的節律性特征,表現為清晨時心境特別惡劣、痛苦不堪,黃昏以後,心境逐漸好轉,次日清晨又陷入抑鬱難熬的境地。這一現象與抑鬱症患者的血漿皮質醇水平早晚的變化有關。抑鬱症會導致患者的血漿皮質醇水平增加,從而失去了正常人夜間自發性分泌、抑製的節律,整天處於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狀態。

皮質醇被稱為“壓力荷爾蒙”,是最主要的糖皮質激素的一種,是由腎上腺分泌的荷爾蒙,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抑鬱症病人的大腦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人的左右大腦是存在功能差異的,左半球與積極情緒有關,右半球則和消極情緒有關。從神經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左腦激活水平的持續偏低是抑鬱的高危因素,而右腦激活水平偏高將表現為焦慮和不安。除了大腦的區別外,抑鬱症病人的神經內分泌調控係統也會出現異常,另外抑鬱也具有家族遺傳性。一旦患上抑鬱症,患者將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因此,我們要以包容和理解來對待抑鬱症患者,切不可因為他們特殊的行為而采取歧視的態度。

預防抑鬱點滴做起

一般來說,抑鬱的預防和治療可以從三個方麵做起: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心理治療需要求助專業的心理治療師;藥物治療則需要精神科醫生診斷後的處方單;不良生活方式的改變涉及到飲食、睡眠、社交、運動、認知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