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帶患兒到醫院接受治療,並糾正不科學的喂養方法,為寶寶調理飲食。針對過食性腹瀉,找出偏差的營養素,然後控製這類營養素食物的進食量。對過饑性腹瀉,需逐步增加飲食量,直到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為止。
(4)牛奶過敏。寶寶的腸壁功能不夠完善,不能充分消化、分解牛奶中的異體蛋白質。如果這些蛋白質未能充分分解就進入腸黏膜,會使黏膜中的免疫活性細胞受到刺激而處於敏感狀態。當處於敏感狀態的細胞再次遭遇異體蛋白,就會破壞腸黏膜引起腹瀉。這種症狀多出現於2~3個月的寶寶,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症狀:
使用牛奶或奶粉喂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腹瀉超過兩周,大便混有黏液和血絲,伴隨皮膚濕疹、蕁麻疹、氣喘等症狀。
應對方法:
牛奶過敏引起的輕度腹瀉,可將牛奶適度稀釋,等寶寶過了脫敏期再恢複正常飲量。重度過敏則要先停用牛奶改用其他食物喂養,過段時間後再逐漸添加牛奶,或根據醫生的指導處方給新生寶寶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
(5)感冒引起的腹瀉。在寶寶患感冒時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隻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罪魁禍首——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症狀:
感冒、腹瀉。
應對方法:
加緊治療感冒,適當為患兒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2.判斷腹瀉原因的簡單方法
在平時,你不僅要及時發現寶寶的腹瀉症狀,還要學會觀察寶寶的異樣便於判斷病因,這其中的學問可大了。寶寶的大便其實就是消化功能的“晴雨表”,能直觀反映寶寶的胃腸道狀況:①蛋白質消化不良時,大便呈臭雞蛋味。②脂肪消化不良時,大便呈灰白色,多泡沫。③腸道感染時,大便呈蛋花湯樣,多水分、含黏液、膿血。④腹部受涼時,大便呈綠色。⑤饑時,大便呈黃綠色鬆散便或棕色黏液便,含有白色塊狀。⑥喂養不當引起的腹瀉,大便含泡沫,帶有酸味或腐爛味,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
判斷出初步病因後,應及時和醫生進行良好的溝通,以製訂適合的應對方案,讓寶寶早日擺脫腹瀉困擾,健康成長。
不要讓寶寶排便成為困難
為什麼寶寶幾天才排一次大便?雖然你會為寶寶的隨意大便忙得不亦樂乎,但寶寶長時間不排便,你肯定又會為之擔心。
健康新生寶寶正常情況下應在出生後24小時內排出胎糞。如果36小時仍無胎糞排出或排便很少,或伴有嘔吐、不吃奶、腹脹等現象,則可能是胎糞性便秘,須在禁食、補液的同時,由專業醫師用小量生理鹽水灌腸,使胎糞排出,促使腸功能完全恢複正常。
新生寶寶發生便秘多數是功能性的,主要是消化道平滑肌薄弱,以及消化液和酶不足造成的,是一種常見現象,大多和喂養方式有直接的關係。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寶寶不容易便秘,人工喂養的寶寶便秘問題相對明顯。這是因為和母乳相比,代乳品中的蛋白質、脂肪含量過多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蛋白質和脂肪難以消化吸收,易和腸腔中的鈣結合成堅實的糞塊。脂肪分解後形成的短鏈脂酸會降低大腸蠕動,使大便長時間貯存在腸道裏,幹巴巴的糞塊就不容易排出。
便秘的寶寶常常食欲不振,易導致營養不良、精神委靡、腸道功能紊亂。還有的寶寶使出渾身解數排出大便,但可能會因用力過猛造成肛裂,導致排便後感到疼痛,心理上更不願意排便,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的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出生後不排便或僅有少量黃白色胎便,這往往是新生寶寶腸道先天畸形的症狀,應該早期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手術治療。若診斷不及時,延誤了手術時機,會使新生寶寶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1.正常新生寶寶大便樣
母乳喂養的小寶寶的大便是黃色或金黃的,稠度均勻,藥膏狀,有小顆粒,偶爾稍稀薄,帶少量綠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多,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糖類較多,在腸道中發酵,會使得大便柔軟,並且含有很多的泡沫。
人工喂養的新生寶寶,若以牛奶喂養為主,大便為淡黃,質地較幹燥,有明顯的臭味,是因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時較臭;大便中有白色奶塊,是因為牛奶中含大量絡蛋白,消化時與鈣結合形成皂鈣。
2.便秘原因
(1)人工喂養。人工喂養或飲食過於精細、蛋白質攝入過多的寶寶常易引起大便幹燥。單就牛奶來說,經消化後所含的皂鈣較多,易引起大便幹結,從而導致便秘。
(2)乳量不足。母乳量不足時,寶寶經常處於半饑餓狀態,大便量勢必會減少,隔2~3天才會排一次。隻要寶寶體重不下降,便秘現象是正常的。
(3)感染。新生寶寶肛門周圍有膿腫,也會引起便秘。經檢查,新生寶寶肛門及肛門周圍紅腫,有壓痛及波動感,應該立即送醫院做手術。
(4)外科性疾病。腸道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無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腫瘤壓迫馬尾部神經等,這些疾病常伴有嚴重的嘔吐和腹脹的現象,需及時帶患兒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