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些過往(1 / 2)

陳家從來都不富裕,房子是八十多平米的小三房。

陳父是公交車司機,母親年輕的時候是一家公司的文員,後來年紀大了,也就轉成後勤部,做一點雜事。

冰箱裏麵擺著幾盤已經做好的菜,廚房裏電飯鍋的飯還溫著,這是家裏的常態。

父母上班,哥哥又正是高三的關鍵時候,中午並不回家,因此家裏隻有她一個人吃飯。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周沫家雖然和貧窮掛不上勾,但因為家庭原因,很小就已經是生活小能手了。

把菜熱了熱,這頓記憶中的飯,讓周沫吃的熱淚盈眶。

自從大學畢業,她也沒吃過幾頓母親做的飯了,還是這熟悉的味道,真好。

收拾了碗筷,推開房門,就聽到了“叮鈴叮鈴”的聲音。

順著清脆的聲音看過去,之間窗台上麵一串漂亮的紫風鈴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

周沫打量著十五歲時候的房間,小小的單人床,淺藍色的床單,被套上可愛的藍色蒲公英,地上鋪著白色紋路的瓷磚,桌子上放著兩本參考書,旁邊是一疊厚厚的青春疼痛雜誌。

拿起最上麵的一本,周沫隨手翻了翻,隻見書的扉頁上寫著:若有一天你真的遺忘了那些過往,我能不能存在於你的記憶?

字體微微有些圓,正是她們小年輕喜歡的花樣字體。

透著稚氣,又帶著不羈,有青春獨特的印記。

看著這句話,周沫突然就笑了。

高一時候的她,不愛說話,性格內向,卻極愛幻想。

如果她沒記錯,這一堆書籍裏,應該有很多這樣的描寫。

青春期的少女,總是有那麼多的愁思和感觸,她喜歡寫日子,喜歡字裏行間書法那清淺的小心思。

酸酸的,澀澀的,透著青春自卑的味道。

重來一次,周沫早已經無法理解這些青春小說裏麵的感情了,隨手翻了翻,書裏麵雜亂的寫著她當年的多愁善感:

“是奢望代替了內心的渴望麼?”

“世界上遇到唯一的你多麼不容易,能不能不要輕言放棄。”

“可以嗎,幸運的我在你溫柔的臉旁。”

再次看到自己曾經寫過的稚言嫩語,周沫心中湧起的,隻是無限的懷念。

整理了這一堆青春小說和雜誌,周沫將它們擺在床頭。

曾經的她,將這些書看作精神的支柱和寄托,收藏的極好。

但對現在的周沫而言,這些書也不過是個消遣。

沒事的時候瞅兩眼,倒也能解解悶,去去乏。

現在她還是學生,重回課堂,周沫知道比這些小說更重要的,是讀書。

更何況,學習問題已經迫在眉睫了!!

參考資料書最上麵的是英語資料,周沫翻了翻,總算發現了一個優勢。

她好歹也是過了英語四級的人,高一簡單的語法和單詞對她來說,還是很簡單的。

做了一節課堂練習,周沫發現自己愛上了這種重新學習的感覺,一下子將她學習熱情給點燃了。

於是她趁熱打鐵,將英語書放下,拿起化學資料。

濃酸撒在實驗台上,先用()或()中和,後用();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再();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然後()。

看著第一道題目,周沫就傻眼了。

這都是什麼玩意,濃酸沾在皮膚上,那不就毀容了;濺到眼睛裏,那不就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