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烏之戰棒喝“金磚國家”(1 / 1)

俄烏之戰棒喝“金磚國家”

專欄

作者:趙岩

這也許是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後最危險的地緣政治事件。然而,戰爭威脅對任何一個老牌經濟巨頭都不是太壞的事,隻是讓新興市場國家遭受了當頭棒喝。

結局毫無懸念,如果有,也無非是俄羅斯獲勝的幅度和速度,想阻止俄羅斯的唯一選擇是不惜開戰,但這比普京服軟的可能更低。

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和歐洲,對壘的任何一方都沒有絕殺牌,隻是讓“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呈現出雞飛蛋打的亂局。

目前,美國仍試圖牽頭與歐洲盟友達成一致,對俄羅斯實施製裁,但是在德國的強烈抵製下一籌莫展,雖然這令人奇怪。

首先,烏克蘭作為歐洲麵積第二大的國家一旦進入戰爭,對歐洲巨頭的長期利益有害無利。其次,俄羅斯和歐盟血脈相連的石油依存,決定了它們不可能劃席而立。

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油氣占俄羅斯出口的70%,占財政總收入逾50%。除了每天向歐洲出口600萬桶原油,外加100萬桶石油製品;俄羅斯天然氣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流向歐洲。

歐洲也需要俄羅斯的能源,如果俄羅斯關上天然氣開關,西方家庭將在嚴冬裏瑟瑟發抖,這樣的情景很難不讓歐洲領導人擔心不已。

美國國會助理及官員稍早對外媒表示,美國政府考慮將對俄施加類似伊朗的製裁,可能拿俄羅斯金融機構開刀,凍結其海外資產。而俄羅斯的反擊更為強硬,雖然實際殺傷力同樣存在懸念。

總統普京顧問Glazyev稍早稱,如果美國對俄羅斯實施製裁,俄羅斯將放棄使用美元,創建自己的支付體係,俄羅斯銀行業和企業可能不償還美國貸款。雖然隨後官方表示,“Glazyev對美元的評論不代表官方立場。”事實上,俄羅斯的實力仍不足以做到這一點。因為俄羅斯的大部分出口通過美元完成,如果繞道美元,要麼無法進行,要麼成本飆升。

俄羅斯采用的彙率機製中,美元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俄羅斯貨幣彙率的籃子裏,美元占了55%,剩下的45%是歐元。如果放棄美元,如何維穩盧布彙率?此外,俄羅斯目前美元外彙儲備規模約2250億美元。即使全部撤出,破壞力也非常有限。

隻有烏克蘭腹背受敵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政治上的強敵入境,經濟上俄羅斯天然氣漲價50%。

眼前的這一切,很難不讓計劃前往海外冒險的資本深思再深思,這個全球經濟重整的時代,也變成了資金追求外部增長趨緩的時代,所謂的金磚恐怕已經光華不再。

作為金磚四國的中國,2013年全年,與中東歐國家總共簽署了222億美元的貸款和投資協議,其中,有80億美元是和烏克蘭簽署的。換言之,正是和剛遭罷黜的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ich)政府“戰略夥伴關係”簽署的。

烏克蘭是中國東歐戰略的關鍵部分,物流上,是西歐通往中國市場的大門,中國希望通過“鋼鐵絲綢之路”擴大鐵路貨運出口;農業上,烏克蘭廣袤農田有助於保障中國的糧食進口,雙方有龐大的農田租賃計劃,合作更廣及軍事和其他各方各麵。

中國外交部一方麵支持烏克蘭當局“維穩”;另一方麵又表示尊重“人民選擇”。既要保護自身在烏克蘭的利益,又要避免對抗俄羅斯,也不希望美國如願斬獲動蕩之利。

從中長期觀察,美國的資產價值恐怕首當其衝因為資金避險需求而受益。“槍聲一響,立刻買入”,俄烏衝突雖然會讓全球股市短暫承壓,但隨著恐慌指數暴漲,全球資金也會瘋狂湧入美債、黃金、石油等避險資產。而對那些期待在新興市場尋求價值的投資人,則不啻為一種警告。

最失落的當是無以獨善其身的小國和新興市場國家,風流總隨雨打風吹去。

作者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及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旅居美國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