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我們常把“牙齒根尖周炎”簡稱為“尖周炎”,很多患者乍一聽,還以為是“肩周炎”,其實,我們在這裏要討論的是牙齒根尖周圍組織發生的炎症。
牙根尖周炎根據其發病的全過程,可分為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膿腫和慢性根尖周炎3種。
牙齒發生急性根尖周炎時,根尖周組織血管擴張、水腫、充血、組織液滲出,這使得牙髓腔內壓力增高,壓迫刺激根尖周神經,使患者出現劇烈的疼痛。由於牙周膜的觸覺極為敏感,故患者常常能指明患牙是哪一顆。有時,由於牙根尖周組織的淋巴循環豐富,局部淋巴結會因此而發生腫大。此時,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處理不當,急性根尖周炎就會發展為急性根尖周膿腫,到了這一步時,患者會感覺疼痛加劇,麵部腫脹範圍增大,變得更明顯。到了晚期,待局部膿腫形成之後,摸上去還有波動感。當牙根周圍膿液增多、壓力增高時,膿腔可穿透骨膜、牙齦向外溢膿,膿液還可向牙周擴散,從牙周袋溢出,也可通過根尖孔從齲洞溢出。
在急性期膿腫消退後,如果患者仍舊未治療患牙,疾病繼續發展下去,則會轉為慢性根尖周炎。此時,根尖周組織發生慢性炎症,可形成肉芽腫,破壞根尖周的齒槽骨。而且,由於齒槽骨經常處於吸收和重建的交替過程中,一旦病變刺激變弱,齒槽骨便可發生重建,骨質增生,從而形成所謂的致密性骨炎。當刺激強度增大時,齒槽骨的破壞不斷增強,局部組織滲出物增多,膿液可從抵抗力較弱的地方排出,形成竇道,並在牙齦上形成排膿孔,長期如此,便會在牙齦處形成竇道,我們將之稱為牙齦竇道。少數嚴重者牙齦竇道可穿透皮膚,在患者麵部形成皮膚竇道。
引起牙根尖周炎的原因有許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下麵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1)感染。感染是引起牙齒根尖周炎的常見原因之一,而大多數感染來自於牙髓炎。如患者的牙髓炎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牙髓感染向深層擴展,可通過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炎。還有些炎症可通過牙周病變,擴展到根尖部。有時感染來自於感染的根管,當進行根管治療時,因擴挫根管將器械超出根尖孔,或衝洗根管時壓力過大等原因,均可將感染帶入根尖周組織中。
(2)化學刺激。在為患者治療牙髓炎時,牙醫多半會使用牙髓失活劑,如三氧化二砷等,當藥物過量時,藥物會滲透到根尖周組織之中,引起藥物性根尖周炎。
(3)物理刺激。當牙齒承受過大的咬合力或外力時,牙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創傷,創傷可使牙齒的根尖周組織受損。在牙醫為患者進行根管治療時,根管器械多次超出根尖孔,也會損傷根尖周組織。此外,在進行根管充填治療時,質地很硬的根管充填物超出根尖孔也可損傷根尖周組織。
(4)其他因素。除上述的牙創傷和牙周病外,還有如牙槽骨壞死、巨細胞修複性肉芽腫、惡性淋巴瘤、發育性牙源性囊腫等疾病都可造成根尖周炎的發生。
一旦你發現自己患上了牙根尖周炎,就應盡快接受根管治療。接受治療時,牙醫會用根管治療器械將你根管內感染的牙髓去除,使根管保持通暢,引流根尖組織炎性分泌物,隨後在根管內上藥消除根尖組織炎症,待感染控製後,牙醫會用特殊材料充填你的根管,防止再次感染的發生。如果,患者是由於其他原因引起的牙根尖周炎,那麼此時,患者除了應接受根管治療術之外,還應接受針對原發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