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牙齒的內部結構是怎麼樣的(1 / 1)

牙齒分為3部分,暴露在口腔裏的部分叫牙冠,長在牙槽骨內的部分叫牙根,牙冠和牙根相連接的部分叫牙頸。

牙齒由3種硬組織和一種軟組織構成,硬組織是牙釉質、牙本質和牙骨質,軟組織是牙髓。

(1)牙釉質是覆蓋在牙冠的表麵,呈半透明的白色光滑硬組織,是牙體中高度鈣化的組織,同時也是人體中最堅硬的組織,其硬度僅次於金剛石。

(2)牙本質構成牙齒的主體,位於牙釉質和牙骨質的內層,不如牙釉質堅硬,在其內層有一腔,稱為牙髓腔。牙本質由很多牙本質小管組成,小管內有無數的神經末梢,所以在牙齒齲壞或磨耗牙本質時,患者可出現酸疼感覺。

(3)牙骨質是構成牙根表層、色澤較黃的硬組織。牙髓是充滿在牙髓腔中的蜂窩狀疏鬆結締組織,內含血管、神經、淋巴管、成纖維細胞和成牙本質細胞。牙髓的主要功能為營養牙體組織,並形成繼發牙本質。牙齒為什麼能穩固地長在口腔內

牙齒為什麼能穩固在牙槽骨內呢?因為牙齒周圍有類似於橡皮筋,富有彈性的纖維組織,它們將牙齒與牙槽骨牢固地連在一起,從而使牙齒能穩固於口腔中。

牙齒周圍的組織叫牙周組織,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牙周膜位於牙根與牙槽骨之間,是一層極致密的纖維結締組織。牙周膜纖維束的一端連接在牙槽骨上,另一端連接在牙骨質上。這種特殊的“鋼帶”起著將牙齒牢牢懸吊的作用,它能調節緩衝牙齒所受的咀嚼力,使牙齒和牙槽骨不致遭受咀嚼力的損傷。由此,牙齒才能穩固地立於牙槽窩中。

(1)牙周膜內有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管,這些組織使得牙周膜在病理情況下或在疾病的痊愈過程中,能重建並形成新的牙槽骨和牙骨質。牙周膜內有很多神經末梢,其感覺很敏銳,所以對於任何輕微加在牙齒上的壓力它都能感覺到,而且在壓力的強度和方向上能正確定位,故當牙周膜出現疾患時,患者能明確地指出病牙。

(2)牙槽骨是包繞牙根部分的頜骨,是支持牙齒的重要組織,其包圍牙根的頜骨突起部分叫牙槽突,容納牙根的凹窩稱牙槽窩。牙槽骨隨著牙齒的萌出而發育,其結構隨著牙齒功能上的需要而改變,牙齒脫落後,牙槽骨也隨之萎縮。

(3)牙齦是圍繞牙頸部及覆蓋牙槽骨口腔黏膜的一部分。牙齦中分布著血管、淋巴管及感受神經,對營養的補給及感覺的傳導起著重要作用。在正常情況下,牙齦呈粉紅色,堅韌而有彈性,其表麵有呈凹陷的小點,稱為點彩。牙齦主要對牙槽骨及牙頸部起保護作用,對牙的穩固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齦都屬於支持牙齒在口腔中健康生存的牙周組織。如果它們有了病,就會影響到牙齒的健康,使牙齒逐漸鬆動、移位、咀嚼無力,甚至自行脫落。所以,我們要注意保護牙周組織的健康,注意口腔衛生,合理使用牙齒,適當保障營養供給(比如補充鈣質和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