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牙周病(1 / 1)

牙周病的發病因素,主要為局部因素,但其發病與全身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

1.局部因素

(1)菌斑,是黏附在牙齒表麵的微生物群。按形成的部位分為齦上菌斑和齦下菌斑。菌斑在牙周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口腔保健中應及時去除菌斑、控製菌斑生長,這對預防牙周病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2)牙石。菌斑形成後逐步礦化就形成了牙石即牙結石。根據牙石所在的部位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牙石一般在10歲後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牙石逐漸增多。牙石的沉積可能與機體的代謝有關。有的人不重視口腔衛生,牙石卻沉積不多;有的人很講究口腔衛生,牙石卻仍然沉積。牙麵沉積的牙石,除與本人缺乏認真正確的刷牙、漱口等口腔衛生習慣有關之外,還與牙麵粗糙,牙排列不齊,不良修複體,食物的粗細、黏性等因素有關。牙石的形成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定期潔牙(洗牙)對預防牙周病的發生有著積極的意義。

(3)食物嵌塞(塞牙)。在咀嚼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使得食物碎屑或纖維經壓力嵌入相鄰兩牙的牙間隙內。若不及時消除和治療,便可引起牙周疾病。

(4)缺牙。拔牙後未及時修複失牙,然後發生牙齒移位、伸長,上、下咬合關係發生變化,如此也可產生牙周創傷。也就是說某些牙或某個牙在某個方向受力過大會損傷牙周。牙周創傷也是牙周病發生的局部原因之一。

2.全身因素

(1)內分泌失調。有證據表明,牙齦是性激素的“靶組織”。在青春期、月經期、妊娠期的內分泌變化,可以加重牙齦的炎症。而糖尿病患者更易並發牙周病。

(2)藥物反應。如長期服用治療癲癇的藥物苯妥英鈉等,常可引起牙齦增生。

(3)遺傳因素。牙周病不屬於遺傳病,但對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的觀察和追蹤發現,這些患者常有家族史,父母、子女、同胞兄妹等均可患此病。有學者對青少年牙周炎患者進行家譜分析,證明該病有遺傳因素,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總之,全身因素是導致牙周病發生發展的一個因素。牙周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進行牙周病治療時應全麵分析,有計劃地進行綜合治療並定期複查以鞏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