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什麼是牙結石?什麼是軟牙垢?怎樣防治(1 / 1)

牙石是黏附於牙齒或義齒表麵的鈣化團塊。它是由菌斑逐漸礦化形成的。根據附著的部位不同,可以分為齦上牙石和齦下牙石。齦上牙石位於齦緣的牙冠一方,在牙麵上可以直接看到,通常為黃白色,但它容易被煙草(吸煙)、飲料、食物、藥物染色而變為黃褐色,它有一定的硬度,形成較快,也容易被器械從牙麵上去除。口腔衛生不良者牙石較多。齦下牙石位於齦緣下的齦溝或牙周袋內,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須使用口腔檢查用的探針深入齦緣下,才能確定其位置和大小。齦下牙石質地堅硬致密,牢固地附著於牙麵,較難去除。由於齦溝和牙周袋內常有血漬滲出,齦下牙石顏色多為棕色或黑色,它形成的速度較慢。

牙石是菌斑逐漸礦化的結果。由於礦鹽的沉積,柔軟的菌斑逐漸變硬。菌斑形成4~8小時,礦化即已開始,到12小時時菌斑已礦化60%~90%,在菌斑礦化的表麵又逐漸形成新的菌斑,新的礦化再度開始,如此一來,菌斑的形成與礦化持續不斷進行下去,牙石的體積就不斷增加。不過,由於唾液的衝洗,咀嚼活動及各種因素的影響,牙石的體積不會無限製的增大。

牙石的表麵總是覆蓋著一層菌斑,故很難將牙石與菌斑在引起炎症方麵的作用區分開來。齦上牙石的直接機械刺激作用可能造成齦炎,但牙石的表麵總是覆蓋著菌斑,菌斑也會使牙齦發生炎症,並使炎症持續加重。由於牙麵是菌斑停留的最好部位,故要去除菌斑,必須去除牙石。齦下牙石是牙周袋內的產物,它繼發於牙周袋形成之後,同時也是牙周袋持續存在的原因之一。齦下牙石的機械刺激會使牙周袋內壁發生潰瘍,並使其不易愈合,使牙齦出血和牙周感染加重。

無論是齦上牙石還是齦下牙石,它們都是牙周病持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見,在牙周病的治療中去除牙石是多麼重要。

軟垢又稱為白色軟垢,是附著於牙麵的柔軟垢狀物,其顏色為黃白或灰白,黏著力弱,易被去除,用水流衝洗或用力漱口即可去除。對於軟垢,過去人們認為是食物殘屑堆積所致,但近來研究發現在清洗過的牙齒上,數小時後即出現軟垢,而在此期間受試者並未進食任何食物。對軟垢進行的係列研究表明,這是一種無結構的疏鬆混合物,其組成與菌斑相似,但不同於食物殘屑,不具有菌斑的構造,細菌雜亂生長在其中,軟垢中還混有脫落的上皮細胞、紅細胞、白細胞、唾液蛋白和脂類物質,而食物殘屑非常少。

軟垢中有大量的細菌生長以及脫落壞死細胞所形成的有害物質,它長期停留於牙頸部,對牙周組織的健康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