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病情嚴重,局部塗藥和口服藥物效果不佳的糜爛型扁平苔蘚患者,可采用黏膜損區基底部注射曲安奈德(去炎舒鬆-A)進行治療。注射時一般加等量利多卡因做糜爛區基底注射,若病變範圍廣泛可分為2~3個注射點,每周1~2次。臨床觀察局部注射是行之有效的,通過局部抗炎,減少滲出物,可促進糜爛麵愈合。一般注射5~10次,糜爛麵即可痊愈。雖然可能複發但程度也會大大減輕,局部注射時必須準確注入病損區下方,保證沒有回血,從而證實藥物沒有注入血管內。注射法其局部濃度高,起效快,但吸收較慢,再次注射療效減弱,所以我們並不主張長期反複使用。
(4)中藥。根據中醫的辨證施治,常用祛風燥濕、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活血化淤等法,組方用藥。中藥有一定的療效,病程長久者辨證多為肝腎陰虛,脾濕不運,可采用滋補肝腎,健脾利濕法,組方用藥。局部可塗擦錫類散。
(5)激光、冷凍治療。
激光療法對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有效,常用的方法有如下2種。
1)氦氖激光散焦照射。輸出功率為10~100mW/cm2.治療時常用功率為20~50mW/cm2,將光束對準病變部位每次30秒至5分鍾。如使用纖維光束導光,則照射10~15分鍾/次,每日或隔日一次。6~10次為一療程。
2)低功率二氧化碳激光照射。激光束對準病變區以有微熱感為度,10~20分鍾/次,每日或隔日一次,6~10次為一療程。在使用激光時應注意,不得變更激光治療種類或開大功率,注意眼睛的防護,嚴禁直視激光束。
激光的生物學效應主要有熱效應、壓力效應、光效應與電池效應。激光對皮膚黏膜有消炎、消腫、止痛、止癢、抑製滲出、促進結締組織和上皮的正常代謝、調節血管神經功能、降低變態反應性等作用。激光療法對糜爛型扁平苔蘚患者有效。
3)臨床上常用的製冷劑是液氮(-195℃)。液氮溫度低,不易燃。使用方法有噴射法和冷凍頭接觸法兩種。治療口腔糜爛型扁平苔蘚患者時可用棉簽蘸液氮置於病變區,因在凍融階段會發生疼痛,可以在治療前行局部麻醉,病損愈合後留有輕度瘢痕。冷凍療法可作為藥物治療無效時的一種選擇,冷凍時應注意保護鄰近的正常組織,避免發生凍傷。冷凍時間應嚴格控製。
(6)手術。在一般情況下,對口腔扁平苔蘚患者不宜采用外科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但對有惡變傾向或已經惡變的口腔扁平苔蘚患者主張手術切除患處,但在術前或術後應配合化療或放療。
口腔扁平苔蘚的治療方法較多,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更應注意鞏固療效。目前,多采用綜合療法,全麵進行治療,這樣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