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
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草叢邊的秋千上
隻有蝴蝶停在上麵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
還在拚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
等待著放學
等待遊戲的童年
福利社裏麵什麼都有
就是口袋裏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隻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
怎麼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裏的零食
手裏的漫畫
心裏初戀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
才知道功課隻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後
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
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地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
山裏麵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的日子裏總是
一個人麵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麼好奇
就這麼幻想
這麼孤單的童年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
一片一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
畫不出天邊那一道彩虹
什麼時候才能像高年級
地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
盼望著明天
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有如此奇遇,她一定會好好珍惜。首先,她一定要讓家裏富起來,不求大富大貴,至少比達到小康。其次,她要好好學習,考上徐鵬飛的大學。
顧婉婷想著上一世顧媽媽會在下半年去T鎮上開副食店,為了讓姐弟兩有個好前途,顧媽媽省吃儉用,吃了大半年的白菜,第二年交了4000元的建校費才讓姐弟兩上了T鎮小學。這4000元是姐弟二人學前班和六年小學全部的建校費,但姐弟兩隻讀了三年,就搬去C市了。顧婉婷記得當時媽媽為了退建校費,與校方爭執了很久,結果還是一分未退。那天顧媽媽哭了,這還是顧婉婷第一次看見顧媽媽哭,年幼的她不知道怎麼安慰媽媽,但她隱隱感覺到讀書的好處,那時的她就暗自對自己說她一定會出人頭地,給媽媽增光。
盡管T鎮小學讓顧婉婷第一次接觸到了社會的黑暗,但這三年卻是她童年裏唯一美好的回憶。她記得T鎮小學的操場上有一棵很大的梧桐樹,需要五六個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把它圍住。每次上體育課時,大家都喜歡圍著這棵大樹捉迷藏。
那時候的小女孩還喜歡跳皮筋,每次老師翻看女孩子的書包,總能從裏麵拎出由無數根橡皮筋結成的一根長長的皮筋來。跳皮筋的花樣也是一套套的,顧婉婷現在還能哼出那個童謠:“小皮球,小小來,馬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還記得她們總是三五成群地蹦著跳著,在一根充滿韌性和彈性的繩子上變換著無窮的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