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適宜的健身和營養模式應該以達到最大限度的健康水平為目標。我們強調根據個體差異及具體情況設計科學的健身及營養方案,反對不加區別的“大統”做法(即一種方式人人都適用)。可以想象,一個處於巔峰狀態的運動員,他所期望的“健康”是指能夠維係他近幾年良好競技水平的狀態;而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年人,他所期望的“健康”則是如何減緩身體的衰老,安享晚年。對於年齡、生活目標和生理機能等方麵迥然不同的人群來說,如果讓他們都采取相同的“健身”及“營養”模式,那麼,很顯然是不合時宜又自欺欺人的。
要達到健康的目的,我們不得不先從構建身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談起。比如,在麵對減肥時,我們就存在很多營養認識誤區。諸如,高糖類(碳水化合物)飲食和低脂膳食、高蛋白低糖類膳食、組合膳食以及快速減肥餐分別是什麼?它們具有相同的減肥作用嗎?選擇的依據及適用標準是什麼?低脂食品就是低膽固醇食品嗎?減肥期間能不能吃黃油?工業化加工食品存在什麼不利因素?為什麼專家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分歧那麼大?這些疑惑都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營養知識才能正確地做出判斷。
其實,營養學並不神秘,目前出現的一些疑惑主要是因為大家過於主觀地追求苗條的身材,這讓那些迎合這種思想的廣告宣傳有了可乘之機,擾亂了人們對科學營養知識的認識。要想正確認識營養,首先就要摒棄人為設定的“時髦形體”目標,這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難,特別是當你已經感受到周圍的人對你身體“發福”的暗示時。當然,我們這樣說,並不是打算否認目前“超重”威脅健康的嚴重性,我們說,肥胖固然有害,但簡單地尋求另一個極端——“纖細”,那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當我們適度減肥的時候,我們的確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諸多益處,包括身心的自我滿意度等,但減多少體質量(體重)是適宜的呢?而對於那些不停減肥的人們來說,他們往往隻看中減肥的速度與體形的外在變化,很少意識到機體本身在減肥過程中的微妙變化。
我們雖然不需要對快速減肥批判得“體無完膚”,但這種減肥方式確實是徒勞的,因為在急速的減重後,當人體恢複正常飲食時,體脂反而會更多地回到你的身體上。實際上,減肥餐可以被稱為“忽悠餐”,銷售商們就是拿這些“忽悠”你,這些商人在從你兜裏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後,留給你的是身體上脂肪與肌肉的比值變得更大,即脂肪越來越多。在我們這個理性的社會裏,這種“忽悠”人的暴利行業應當被取締。
正確地評估肥胖不應以體形的外部表征為標準,而應該以體脂的分布比例為標準,即計算脂肪在體質量(體重)上占多大比例。人體除開骨骼和內髒器官,剩下的就主要是脂肪和肌肉了。骨骼和髒器的質量幾乎變化不大,我們平時的體質量(體重)變化主要是指脂肪和肌肉的質量變化。對於肥胖的人來說,他們主要應該減掉的是脂肪。在減肥過程中,最好兼有脂肪的減少和肌肉的增加,而這兩者都與運動和營養有著密切聯係。因此,減肥需要雙管齊下:科學的營養搭配加上適宜的體育鍛煉。具體的措施在後麵的章節中將著重論述,在這裏,我們再一次強調,減肥最好的方式就是正確的飲食習慣加上有規律的運動,除此之外,再無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