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作者: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日前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若幹意見》,提出了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18項意見。
《意見》主要就改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擴大中小企業信貸投放;建立健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多層次金融組織體係,積極發揮中小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到金融服務空白鄉鎮開設村鎮銀行和貸款公司;各有關部門要改造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要求金融機構嚴格控製過剩產能和“兩高一資”行業貸款;拓寬符合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特點的多元化融資渠道,完善中小企業股權融資機製六大方麵,對各個部門提出要求。
目前中國共有5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創造了60%的經濟總量和50%的稅收,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但是有數據顯示,中國僅有6%的小企業能獲得銀行貸款,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能達到30%。《意見》的出台能否改善中小企業麵臨的融資困境,還需檢驗政策的落地和執行情況。
各方回應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金融18條”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提出了實實在在的措施建議,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將極大地提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水平。服務中小企業,最重要的是要創新推出適合中小企業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信貸模式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杜曉山
小企業存在抵押擔保物不足、抗風險能力弱、財務報表透明度不高、生命周期短、缺乏完善的信用記錄體係等問題,使得小企業往往被銀行的信貸業務拒之門外,而資金的匱乏又會導致企業發展緩慢、競爭力不足。
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
民生銀行力爭到2011年末中小企業貸款達到2000億元,未來三年中小企業貸款的年均增長率不低於200%。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是讓中小企業群體能享受到優質的現代金融服務。
科技部科技經費監管服務中心副主任房漢廷
類似物聯網、激光電視等項目的企業可能會由此獲得相應的融資支持。但是在構建出不同層次金融組織服務不同對象的架構下,如何在各層次之間形成一種有機聯係值得思考。
交通銀行北京市分行小企業信貸部總經理張鑫
《意見》涉及很多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具體操作指引,比如“四單”原則,實際上是一種組織架構的創新,從銀行機構現有的組織框架看,有的已經在實施,有的則還需要進一步突破。
《意見》內容摘錄
1、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基礎上,推動動產、知識產權、股權、林權、保函、出口退稅池等質押貸款業務。發展保理、票據貼現、供應鏈融資等金融產品。
2、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要加快改造機構網點,完善小額貸款功能,創新信貸產品,提升對微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重點客戶的金融服務。
3、充分發揮中小商業銀行的地緣優勢,挖掘企業信用信息,為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門檻創造良好環境。
4、大中型商業銀行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為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批發資金業務,但小額貸款公司從銀行業金融機構可獲得融資資金的餘額,不得超過資本淨額的50%。
5、鼓勵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等設立創業投資企業。逐步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民間資本為主體的創業資本籌集機製和市場化的創業資本運作機製,完善創業投資退出機製,促進風險投資健康發展。加大中小企業上市前期輔導培育力度,支持自主創新和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發行上市。
6、積極推進完善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的試點工作,適當簡化審批手續,對中小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實行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