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亂局會否引起石油危機?
每月觀察
近期的國際新聞中,除了世界杯占據頭條之外,最引人關注的當數伊拉克局勢了。在美國大兵撤離之後,伊拉克看似經曆了短暫的平靜,實則醞釀了一股更大的洪流——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這個極端武裝,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吞噬了伊北部地區,打碎了人們對伊拉克和平的期盼。
出人意料的是,作為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當前亂局並未對國際石油市場造成太大影響,國際原油價格近期盡管有所波動,但總體相對平穩,這與幾年前利比亞動亂時期國際油價暴漲形成了強烈對比。
之所以當前國際油價如此“淡定”,主要得益於兩個因素,其一,伊拉克石油出口並未因動亂而受到實質性影響。ISIS盡管攻勢浩大,但該組織實際控製的地區主要局限在伊拉克北部,而目前伊拉克主要石油產區和出口地集中在南部,北部以基爾庫克為核心的石油基地,一部分處於庫爾德斯坦地區政府的控製之下,供應依然安全,而控製在SISI手中的另一部分的產量僅有40萬桶/日,這與南方動輒280萬桶/日的出口量相比,顯得無足輕重。
其二,美國等其他國家的油氣產量好於預期,成為近期全球石油市場的“穩定器”。IEA之前預測,美國今年石油產量將增長85萬桶/日,而今年迄今美國日產量的增長已然達到135萬桶,再加上哥倫比亞和阿根廷等國產量增長也超出預期,今年全球的供應形勢可能要好於IEA的預測。
然而,伊拉克亂局畢竟不可小覷,如果ISIS長驅直入,攻下巴格達甚至拿下整個伊拉克南部油區,那麼伊拉克的石油供應和石油出口可能有中斷的風險,伊拉克石油出口如果中斷,一定會對國際石油市場形成強烈的衝擊,甚至會引發新一輪的石油危機。
這種情形會出現嗎?
眾所周知,伊拉克當前亂局與美國有著直接的關係,麵對極端勢力的強勢進攻,美國無論出於自身利益還是“國際形象”,都沒有理由坐視不管。而美國強大的軍事幹預,勢必會對ISIS造成強烈遏製。有評論認為,目前美國之所以還遲遲未有行動,其主要原因是其在伊拉克還沒有得到足夠的籌碼。
石油利益是美國在中東三大戰略利益之一,盡管在頁岩氣革命驅使下,美國對中東油氣依賴有所減少,但離真正的能源獨立畢竟還很遙遠,即便美國能夠實現能源獨立,遍布中東的美國油氣公司依然是其重要的國家利益,美國對中東油氣的關注程度,並不會隨其依賴程度的降低而發生改變。
因此,如果ISIS在伊拉克依然泛濫下去,那麼美國軍事幹涉隻是時間問題。美國不會任由極端勢力影響到其在中東的整體戰略。因此,除非國際投機者借伊拉克局勢進行炒作,中長期內,國際石油價格並不會受到伊拉克局勢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