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石油改革試驗(2 / 3)

這位人士的看法在中石油內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目前中石油高層動蕩,內部形勢尚不明朗,諸多內部人士對於其管理層的改革決心並不十分看好。

不過,目前中石油內部的確有了一些小的變化。多位中石油二級子公司員工都坦言,現在公司內部公款消費管得更嚴了,不再隨便大吃大喝,接待都是吃工作餐;總部對各單位的效益考核也更嚴了,每個單位、每個人的考核指標中,所創造的經濟效益被列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此外,從上到下的機構調整、人員調整近期都比較頻繁。

另一方麵,一些內部人士認為改革的動力應該在中石油之外。一名中石油二級公司內部人士對《能源》記者表示,中石油作為央企,地位又比較特殊,要完全市場化改革是很難的,而且如果要從內部改革就更難了,隻能是外部力量用行政的手段來推動改革。

上遊領域開放程度有多深?

上遊板塊是中石油最賺錢、最核心的業務領域,也是世界上所有石油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上遊勘探開發是油氣行業利潤最高也是風險最高的領域,而中石油在國內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裏一家獨大的局麵至今仍然牢不可破。因此,外界對於中石油此輪改革給予關注最多的無疑也是上遊領域。

從年報的數字上可以看出上遊領域對中石油來說是至關重要的:2013年,中石油整體淨利潤為1295.99億元,而其勘探與生產業務就實現經營利潤1896.98億元,雖然同比降低11.7%,但仍然是中石油最重要的盈利貢獻業務板塊。

鑒於此,中石油上遊領域的改革則尤為關鍵,也甚為敏感。盡管周吉平曾在多個場合提出要在上遊領域引入民資,推進混合所有製,但目前看來,中石油在上遊領域的改革步伐相比其中下遊來說,走得更加謹慎。

《能源》記者從中石油內部了解到,中石油已開始籌備在新疆開放其上遊業務,與地方企業、社會資本聯合開發油氣項目。據中石油內部人士介紹,新疆將是中石油進行改革的試驗田,尤其是上遊領域的改革,將率先在新疆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並對社會資本開放。

其實,中石油此前就已經在新疆組建過與地方企業的合資公司——克拉瑪依紅山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紅山石油)。紅山石油由中石油、自治區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投資成立,擁有勘探麵積逾100平方公裏,且油藏埋藏淺,是當地第一個整體采用叢式井網開發的稠油油藏。

此外,中石油還在新疆與社會資本合作了金戈壁油砂、西氣東輸三線、準東煤製氣管道和烏石化120萬噸/年PTA等項目。

中石油在其2014年第二次常務會議上沒有透露未來將如何在新疆具體進行改革。從5月16號在新疆舉行的產業援疆會上發出的信息來看,中石油未來計劃在新疆推出塔中西部油氣開發、克石化稠油加工技術改造、新疆銷售和風城燃煤注汽鍋爐等合作項目。此外,中石油還考慮擴大合作3個領域項目,包括從所屬礦權中劃出2個區塊與自治區指定國有企業合作。

英國阿格斯公司資深分析員史豐蕾對《能源》記者分析說,新疆是主要油氣產區,而且也是未來產量增長的核心區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區域,需要密集的資本投入。同時,選擇以新疆作為引入民資的重點區域之一也符合中央留利地方的思路。中石油如果在新疆拿出上遊區塊引入民間資本,既有利於企業優化資本結構,也有利於地方盤活地方經濟。

除了新疆,在中石油另一個上遊資源重鎮——陝西,上遊開發環節的市場化改革已經悄然開始。

在陝西,中石油此前也已經嚐試過引入地方資本。其曾在2012年與陝西延長集團共同投資成立延安石油公司,共同開發位於陝西北部的油氣資源,並委托中石油長慶油田代行股東職權。這一次,長慶油田啟動了中石油曆史上首次大規模地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公開向全社會招標的方式來選擇施工隊伍的招投標活動。

《能源》記者從長慶油田內部了解到,今年年初,長慶油田成立了招標辦公室,宣布今後所有的工程將向社會公開公平招標。

今年長慶首輪啟動的招標業務範圍較大,主要考察投標者的作業資質、安全生產資質、設備設施、人員配置及施工經驗等內容,排除了以往按照經濟成份來選擇供應商的限製,國有的、民營的和混合所有製的企業都可以公平的參與進來。

有民營油企人士曾抱怨說,以前工程往往是優先給中石油自己的內部隊伍,然後再讓民企參與,或者是全部給中石油內部隊伍,然後他們再決定是否分包給民企去幹,甚至有時候是完全不招標的形式來操作。

對於長慶油田此次公開招標的做法,該民營油企人士則表示了歡迎:“我們建議和希望未來能夠將這種模式積極推廣到國內其他的油氣田建設招標項目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