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長廊
作者:李雲風
歸宿
李某在權力爭奪中受挫,被貶到一個小單位任頭頭,心灰意冷,整日混著日月。覺得自己虎落平陽,再無出頭之日。但日子久了,也漸漸安心認命。不料上麵又要求精簡機構,他所在的這個單位被撤消合並,李某再次被貶,成了新單位有職無權的閑人。李某以為這次用不著再折騰了,自己無官一身輕,誰還會再和自己過不去。誰料,不久單位又裁減冗員,李某又被裁下來,成了“在家等待”人員。再看昔日的競爭對手,已經有了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想想人真是奇怪,當初身處官位時不肯安分,現在一降再降,連工作都沒有了著落,自己倒能心平氣和了。
魂歸故裏
劉某的兩個兒子初中畢業後,都去了城裏打工,且都一去不歸,在城裏娶妻生子,定居下來。劉某眼見兩個兒子回家無望,無奈之下,賣了田地房屋,也去了城裏。在兒子居住的樓下買了一個四十平方米的門麵,開了一家小超市。但劉某在城裏呆不下,老覺得自己是個外來人,說不定什麼時侯還得回鄉下去。老婆說他天生賤命,享不得福,在這城裏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做飯有自來水,煤氣爐,不像在農村時要打水又抱柴,甭提多方便了。出門就是柏油路,腳上不沾一星泥。更主要的是不用挨農村那樣大的累了,拿拿東西,收收錢,就算是活兒了。沒來城裏前,想都沒想到人還可以這樣活。可劉某心裏還是沒著落,並且日漸消瘦下去。
一天早上起來,劉某對老婆說,我夢見孩子他爺和他奶了,他們就像我小時侯那樣年輕,一點都沒老。老婆說你去十字路口燒點紙。劉某去燒了紙,可接連幾天還是做同樣的夢。但之後,劉某就再也沒有夢到他們。父母在他生活中消失多年後,又在他夢中消失了。一次徹底地告別。
五年後,劉某也在睡夢中安祥地死去了。火化那天,刮著不大的風。當劉某的屍體推進爐中時,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當時的風向有點偏西,但焚屍爐煙囪冒出的煙卻向北扯去,那個方向正是劉某的故鄉。三天後,劉某的骨灰被葬在了故鄉父母的墓旁。
回鄉
z大學畢業後在城裏找了—份不錯的工作,幹了兩年,便忽然厭倦了,回到鄉下老家。說要在家種地,不再回城裏了。父母反對了一陣子,也就認同了他的選擇。不管怎麼說,兒子不再出去了,留在自己身邊,也不是什麼壞事。z農忙時和父母—起下地幹活,閑時就牽著家裏的兩頭黃牛出去放。村裏人問他咋不在城裏上班了,好不容易弄出個出息人,又回來了,豈不太可惜了。z隻是笑笑,並不回答什麼。問得多了,有時就輕描淡寫地回答一句在城裏呆不慣。可村人並不相信,老覺得這件事背後隱藏著—個重大的原因。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又會回到城裏。
村裏的小學教英語的老師走了,校長找z代課,z猶豫了一下,答應了。這工作很輕鬆,一周也上不了幾個課時。後來,臨近幾個村的學校也來找他,z拒絕了,但校長們都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終於讓z作出了讓步,但z隻答應暫時代課。一旦有了人,他就馬上讓賢。z開始忙起來,每天騎著車子在幾個村子之間奔波。遇上刮風下雨,就得步行去學校,但從未耽誤過課時。z問過幾次校長們,專職的英語教師什麼時候能聘來,校長們都說快了快了,隻是不見動靜。
一年過去了,z還在幾個學校間奔波。有過去大學的同學來看他,說你這是何苦那,如此還不如回城裏上班。z隻是笑笑說:現在這樣也挺好的,至少不會讓自己厭倦。
z至今還在當著他的代課教師,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認識他,知道他是大學生,都對他很尊敬。z空閑時也和村人們—起閑聊,坐在樹蔭下打幾把撲克,下幾盤象棋。Z對象棋挺迷戀,但技術一般,高手們一般不愛和他對局,他就和十幾歲的孩們下,贏了也很高興的樣子。z在回鄉後的第三年,和本村—個小學教師結了婚,婚後,他們有了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