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得分點之深刻

寫作提升站

作者:郭方傑

【寫作指導】

對一個問題的分析,隻看它的表麵現象,就輕易地下了結論,而不去分析事物內部的因果關係,隻知道是什麼,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作文難得高分。如果考生平時沒有養成細心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就不能透過事物的表象,深入到本質的層麵去思考,就不能由事物的“果”推知事物的“因”,就不能生發出新的認識、新的觀點,更不能讓自己的觀點給他人以啟發性。而隻看表象,不看實質就使文章的立意隻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上,忽視在“為什麼”上的深入開掘,文章隻是觀點加材料,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考試大綱》中關於文章思想主旨深刻的要求可以說是對思維品質深刻性的要求,這就需要考生在細心觀察、用心感受的基礎上深入地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規律和本質,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和結果。這也是一個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個別到一般的思維過程。有了這個過程,就會使認識產生飛躍。考生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一、由表及裏,深入開掘

文章的立意,貴在高遠、新穎。因此,考生必須對所提供的材料積極開掘生發,以尋找材料的深層意蘊。提煉主題、開掘意蘊的成敗,關鍵在於意蘊的高低深淺。意蘊隻有通過由表及裏的開掘才能獲得。從現象到本質,從不甚深刻的本質到更深刻的本質,開掘取意並非直線式,需要考生認真分析,反複思索,才能獲得。

二、變換角度,辯證立意

辯證立意,就是在確定立意時,對原材料進行多角度的審視,從不同側麵來思考和分析。這種變換一種眼光、變換一個角度來立意的方法,最能體現考生思考問題的能力,辯證地看問題、辯證地立意也就最能顯出文章的深度。運用這種方法立意時,考生一要注意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係的,而且從不同角度會有不同的答案。而事物間的關係主要有依存關係、主次關係、取舍關係和條件關係等。辨明這些關係和角度,有利於立意構思作文。二要注意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辯證地看待問題,適當變化觀察、分析問題的角度,力求對問題做出全麵的分析判斷。

三、小處著手,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就是從小題材、小問題落筆,通過引申發揮,揭示具有普通意義的主旨。這要求考生把內容寬泛的話題具化為生活中的小事件,為大題、寬題、虛題找一個小巧的突破口,從小處著手,以小題材反映大主題,從小題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閃光的思想。具體運用時,考生可以從一個大主題中找出一個他人所忽視的“小”來作為切入點,表現大主題;也可以從聯想中精取一點,拓展聯想的空間;還可以從寫作題材紛繁複雜的結構組成中,精選出被一般人忽視、看似平凡細微的事物作為切入口。通過對這些“小”的擴寫,來展現整體事物的萬千氣象之“大”,因為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雖看似平淡,但如果放在特定的環境中,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就會產生不尋常的意義。

【例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