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疾病治療篇(49)(1 / 2)

[中醫藥治療]

中成藥主要從調理脾胃.增強食欲,幫助消化著手。作為輔助療法,可用康兒靈、肥兒樂散劑、稚兒靈衝劑、小兒香橘丸等。

[飲食療法]

黑木耳15~30克,紅棗20—30枚,煎湯服食,每日1次,連服數日。

黨參15—30克,大棗5~10枚,煎湯代茶飲,可連服4~6天。

豬脊髓500克(連脊骨),蓮藕250克,煮熟後服食,隔3天1次,2—4次顯效。

枸杞子15~30克,紅棗6~8個,雞蛋兩個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吃蛋飲湯,年幼兒可吃蛋黃飲湯。

[預防與調理]

起居作息要有規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適當控製活動量。

給予富含鐵質、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紫菜、海帶、魚以及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給予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糾正長期素食的不良習慣。維生素B12在肉類及動物肝、腎中含量較多。而奶、蛋類含量少。

對葉酸缺乏而貧血的患兒,年幼嬰兒及時添加輔食,如蘋果泥、菜泥、土豆泥、胡蘿卜泥、肝泥等等。年長兒應該保證飲食品種多樣化,多食綠色蔬菜、各種新鮮水果。

貧血小兒抗病能力下降,家長要注意居室溫度,及時增減衣被,嚴防感冒,避免合並感染以加重病情。

7.小兒急性喉炎

[病因]

小兒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可因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多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

[症狀]

咳嗽、聲音嘶啞、咳聲如犬吠樣,有吸氣性喉鳴、吸氣性呼吸困難,可伴有發熱。

[檢查診斷]

具有典型症狀,或有上感病史。

檢查時還可根據症狀與聽診判斷患兒喉梗阻的程度:

一度。患兒安靜時如常人,僅在活動後才出現吸氣性喉鳴及吸氣樣呼吸困難,聽診呼吸音清晰,心率正常。

二度。安靜時即出現喉鳴及吸氣性呼吸困難,聽診可聞及喉傳導音或管狀呼吸音,心率較快,可達120—140次/分。

三度。除二度症狀外還出現陣發性煩躁不安,口唇、指甲紫紺,口周發青或蒼白,聽診兩肺呼吸音減弱或聽不見,心音較鈍,心率達140~160次/分。

四度。由煩躁不安轉為半昏迷或昏迷,表現暫時安靜,麵色發灰,聽診兩種呼吸音幾乎消失,僅有氣管傳導音。心音微弱,心律不齊或快或慢。

[西醫藥治療]

病毒感染引起者可予抗病毒治療,選用病毒唑、威力寧、無環鳥苷等;細菌感染引起者采用抗生素治療,選用青黴素、羥氨苄青黴素、頭孢羥氨苄青黴素、紅黴素等。

腎上腺皮質激素:強的鬆每日1—2毫克/千克,分3~4次;地塞米鬆每次0.25毫克/千克,肌注或靜點,或用超聲霧化吸入。

[手術治療]

四度喉梗阻立即行氣管切開術。三度喉梗阻經治療無效者也應手術治療。

[中醫藥治療]

中醫治療時,根據症狀及脈象將本病分為幾種類型,然後進行辨證論治。

本病中醫稱為“喉風、喉音、喉痹”等,通常按以下三型辨證論治。

症見幹咳,如犬吠樣,聲音輕度嘶啞,不發熱或低熱,且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浮紅在風關時為風寒襲喉型。

可用中成藥:錫類散。

症見咳聲如犬吠,輕度憋氣,咽痛,發熱,且舌尖紅,脈浮數,指紋浮紫在風關時為風熱襲喉型。

可用中成藥:錫類散、冰硼散頻頻吹喉,咽速康氣霧劑噴喉,每次按一下,每日2次。

症見高熱,咳劇,呈犬吠狀,咽痛,喘促,喉中痰鳴,呼吸時胸肋凹陷,口周紫紺,甚則躁擾不安,便幹尿赤,且舌紅苔黃膩,脈浮數,指紋紫可達氣關或命關時為痰熱壅喉型。

可用中成藥:通關散,鮮竹瀝水。猴棗散等。

[預防與調理]

平時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清潔衛生,冬春季節少去公共場所。

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保持環境安靜,空氣流通。

患兒平臥或半臥位,注意觀察呼吸、心率等情況,發現不正常及時處理。

8.新生兒臍炎

[病因]

多由斷臍時或出生後處理不當而引起。最常見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為大腸杆菌、綠膿杆菌、溶血性鏈球菌等。

[症狀]

新生兒臍炎為新生兒臍部的急性炎症。輕者臍輪和臍周皮膚輕度紅腫。可有少許漿液性分泌物。重者臍部及周圍明顯紅腫,有膿性分泌物,伴臭味。

[檢查診斷]

具有斷臍感染史。

具有典型症狀。

[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