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別小看皮膚病(1 / 3)

皮膚衰老在組織學上的主要變化為萎縮以及基質和其纖維的改變。到80歲以上由於萎縮,其厚度約為成年時的80%。隨著年齡增加,色素細胞不論在遮蓋部或暴露部都有減少,但在表皮與真皮聯合處,卻可出現局限性色素細胞的聚集與增多。真皮也萎縮,其中以彈力纖維的變化較大,在暴露部位更為明顯,如纖維增厚、扭曲、斷裂和集聚;膠原組織減少,彈性減小、變硬;小汗腺萎縮,數目減少,故老人出汗少,皮膚幹燥。在皮膚的生理功能上,老人的皮膚防禦寒冷的功能降低,對皮膚酸堿度的調節、各種化學刺激的反應都降低,皮膚創傷愈合的時間也延緩。

老年人患皮膚病非常普遍,病種很多,而且皮膚在人體的體表,因此出現異常能及時發現。老年人有其特有的皮膚病。老年人的大部分皮膚病不礙健康,可是皮膚上發生的癌症就需要早期診治。這樣,你就必須具有能力去分辨出哪些老年期皮膚病無礙健康,哪些卻需要去就醫,不能延誤時機。

一、不礙事的皮膚病

老人有皮膚病的非常多,而且病種也很多。由於皮膚在體表,容易及時發現,很多情況,如果你了解,又無何不適,且不影響健康,一般不需治療。

1.老年斑

60歲以後,幾乎人人皮膚上常常會出現棕色的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色素沉著斑,界線清楚,大小不等。小者幾毫米,大者可有1厘米以上,一般好發在手背、前臂伸側和麵部,隨著年齡增長,會增多增大。色素斑表麵光滑,少數可有疣狀增生,無何不適,一般不發生惡變,不需治療。

2.老年性點狀白斑

為軀幹部及四肢近端出現的白點,綠豆至黃豆大小,圓或橢圓形,這種白斑並沒有像白癜風那樣周圍有色素沉著,也不會發展成大片,隻是散布的點狀,也不發生於麵部。這種白斑也不需治療。

3.老年性血管瘤

老人的軀幹及四肢端還常出現自針頭大至綠豆、黃豆大小的鮮紅色丘疹,表麵光滑,突起於皮膚表麵,常為多發性,也可發生在唇部,如弄破,則有出血,經常出血則可去醫師處診治。

4.老年性疣

老人在軀幹、麵部、頭部及手背可有扁平高出皮膚米粒大至黃豆大,圓形或橢圓形褐色的丘疹,表麵粗糙,伴有細小鱗屑,亦常與老年斑同時存在,亦不需治療。

5.老年性紫癜

高齡老人因血管脆性增高,在受輕微碰撞或無外傷的情況下,會使小血管破裂,出現青紫色或暗紅色的淤斑,沒有不適的感覺,數天後會有淡褐色色素沉著,以後自然消退。以上都是老人特有的皮膚上出現的情況,屬於老年期特有的皮膚病,其他還有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老年性痤瘡等等。在作者調查60歲以上老人中,85%都有以上一種或多種老年期皮膚病。

6.毛細血管擴張症

好發於顏麵,特別是頰部以及前胸的三角區。室外勞動者發病率較高。一般不需治療。

7.脂溢性角化症

60歲以上多見。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軀幹、顏麵、頭部及手背,亦可見於四肢、股部。皮疹由數個到數百個不等,臨床表現為扁平的淡褐色或黑褐色丘疹,米粒大至黃豆大,邊界清晰,稍高出皮麵,圓形或橢圓形,表麵粗糙,伴有細小鱗屑。不會惡變。

8.項部菱狀皮膚

主要表現為項部皮膚局限性變厚,形成大小不規則的菱形或三角形斑塊。局部皮膚呈黃褐色或紅褐色,有明顯的萎縮變性,表麵幹燥、粗糙、較深的皮溝把皮膚隔成許多小皮塊。多見於老年男性。

9.軟疣(或稱皮贅)

為正常皮色或灰褐色的小型良性腫瘤,質柔軟,呈絲狀疣樣,通常有蒂,好發於頸、上胸及腋窩,數個或數十個,一般在長大至一定大小後即停止增大,但可多發,對健康無影響,可作電灼去除。

10.老年性神經纖維瘤

正常皮色或淡色的半球形凸起,表麵光滑,質柔軟,為單發性。亦可發生數個,其大小由黃豆至小指頭大,好發於項背部及脊柱兩旁,有時發生在胸部、乳房部,無需治療。

11.角化棘皮瘤

好發於暴露部位(特別是麵部,亦見於手背部)的良性腫瘤。一般為單發。腫瘤開始時為一堅硬的小結節,呈正常皮色,在2周以後發展迅速而進入靜止期。此時腫瘤呈半圓形,邊界清楚,凸出皮麵,質堅硬。中央凹陷似臍狀,有角化物。一般在靜止發展半年後能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