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是含有大量纖維和穀類糧食的統稱,主要包括玉米、大麥、高粱、芥麥、全麥粉等。這些食物不僅富含纖維素,而且也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每天適量地吃一些,對機體的健康大有益處。
以玉米為例,它是粗糧的代表。據現代營養學測定,每100克幹玉米含蛋白質8.7克,脂肪4.3克,碳水化合物72.2克,熱量365千卡,鈣22毫克,磷210毫克,鐵1.6毫克,還含有鎂、硒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更含有維生素A0.1毫克,維生素B10.34毫克,維生素B20.1毫克。玉米中所含的脂肪有50%以上是亞油酸,還含有穀固醇、卵磷脂、維生素E,對於抗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都大有益處。
玉米中含有的各種氨基酸,能促進人體大腦細胞正常代謝,有利於排除腦組織中的廢物——氨。玉米胚芽裏所含的大量維生素E,可增強人的耐力和精力。
玉米中含有的纖維素比大米、白麵高6~8倍,因而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可防治便秘、腸癌等。
2.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
對於健康的人來講,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人們每天進食的種類盡量多一些,也就是說,糧、果、萊、肉等都要適當地吃一些,但都不要貪圖口福過多地吃,美國著名的科學家H·A·施羅德說:“任何食物在足夠過量時都是有毒的。”
但有些人的飲食習慣是常挑肥揀瘦,吃這不吃那,專吃對口味的食品;或聽說某些食品是營養食品就拚命多吃;或聽說某些食品對健康不利,就一口不吃。這些顧此失彼的飲食習慣,其實是犯了飲食養生大忌。因為大自然賜給了人類各種糧食、蔬菜、水果、肉類,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營養,而且相互補充製約、協調,相互作用,以保證機體的五髒平衡、六腑協調。
中國古人對此早就有所認識,他們告誡人們說:“凡所好(喜歡吃的)之物,不可偏貪,貪則傷身生病;所惡(不喜歡吃的)之物,不可全棄,棄則髒氣不均。”因此,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是飲食養生保健的基本原則之一,隻有把這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有益於健康。
3.健康飲食幾原則
1.三低一高即“低脂”、“低鹽”、“低糖”、“高纖”。
(1)低脂:每天的油脂量不可進食大多,盡量少食油炸食物。
(2)低鹽: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食鹽量最好不要超過10克。
(3)低糖:每天每人所食用的糖不宜過多。
(4)高纖:成人每天需要30克左右的纖維,應多吃水果、蔬菜、粗糧等纖維素多的食物。
2.飲足夠量的水成人每天須飲用6~8杯水。
3.飲食規律盡量做到定時定量。
4.吃飯時要細嚼慢咽,並要有個好心情
5.飲食要有節製,不偏食,不飽食
6.做到戒煙少酒
4.飲食中的最佳溫度
泡茶的最佳水溫為70~80℃,泡出來的茶維生素損失小,且色香味俱佳。
熱咖啡的溫度在70℃左右時,咖啡才香甜可口。
熱牛奶要在60~65℃寸味道最好。
衝蜂蜜時,以50~60℃的開水為最好,維生素不會被破壞,口感也好。煮粥下米時,待水的溫度上升至50~60℃時最好,煮出的粥香甜可口。
涼開水在加蓋涼至17℃左右時口感最好。
啤酒最好喝的溫度,春秋為10℃,夏天為5~6℃,冬天是10~15℃。
平時飲水、飲食、漱口的最佳溫度是35~38%,對口腔、牙齒刺激最小。
鮮牛奶冷藏的最佳溫度為4℃。
凍肉凍蟹的最佳溫度是-10~15℃。
汽水在5℃寸最好喝。
西瓜解暑以8℃左右為最佳。
5.觀身體外部營養信號,及時調整飲食
1.口部信號若發現口角發紅、長期幹裂或患上口角炎,舌上長口瘡很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2及維生素B6,此時就該有選擇地多吃些含維生素B2和維生素B6的食物。如全糧食品、綠葉蔬菜、肉、蛋、奶、豆類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與維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