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中老年四季養生保健(8)(2 / 3)

(7)免疫預防流行季節前可到防疫站或正規醫院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

(8)早發現,早治療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症狀時,應及時到大醫院就醫,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即耽誤了自己,又可能影響他人。

50.如何預防老年冬季低溫症?

寒氣逼人的嚴冬,對老年人是一個較大的威脅。很多老年人因患“冬季低溫症”而死亡(此死亡常常被誤認為是由心肺疾病所致)。調查表明,60歲以上的老人在氣候惡劣的冬季,死亡率要比氣候正常的冬季高60%。

老年人的體溫持續在35℃以下,醫學上便稱作“老人低溫症”。老年人容易罹患此病,是因為老人的身體機能都已老化,體內產熱減少,能夠覺察到溫度降低的身體機理已經喪失了敏感,在與寒冷的接觸,中,皮膚血管反應比較遲鈍,不能很好地收縮,丟失的熱量也比較大,因而不能使體溫維持在一定的水平。

老年冬季低溫症的形成通常需要數天時間。當老人體溫降到35℃~36℃時,通常自己還能訴說寒冷,但有嗜睡、無精打采的症狀;若體溫低於35℃,就可能出現意識障礙,此時老人的皮膚往往表現蒼白,摸上去有冰涼的感覺,有時還可發現紫癜或水皰,麵部常腫脹,肌肉僵硬,很少有寒戰反應,甚至還會出現呼吸心跳減慢的症狀,如不及時采取措施,能夠發展到心跳驟停。

預防“老人冬季低溫症”,首先要留心老人的保暖,除了禦寒衣被要充足外,老人的居室溫度最好保持在20℃左右,睡眠時,床上要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如使用電熱毯、熱水袋加熱被窩);其次,要鼓勵老年人冬季多參加一些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種花養鳥等;此外,在飲食方麵,老年人冬季應多進食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但不宜多飲酒,有些人以為飲酒能夠禦寒,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飲酒隻會幫助身體散熱,使得酒後倍覺寒冷。

對於已患有低溫症的老人,倘若症狀較輕,家人可先采取保暖措施,看能否使老人的身體溫暖起來;倘若老人體溫不能回升,則要盡快送醫院,請醫生治療。特別值得留心的是,對患有冬季低溫症的老人,有些藥物是應當禁忌的,如冬眠靈、安定、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

51.如何預防老年人冬季感冒?

寒冷的冬季,老年人很容易感受風寒,導致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現介紹五種抗寒防病的方法:

(1)常喝白開水。冬天氣候幹燥,人體極易缺水。常飲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作用。

(2)常喝薑棗湯。用大棗10枚、生薑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強人體抗寒能力,減少感冒及其他疾患的作用。

(3)堅持每天早上用冷水洗臉可增強人體耐寒能力,起到預防疾病之目的。

(4)床頭常放柑桔或薄荷油。柑桔性溫,散發出來的強烈氣味可祛除病毒。床頭擺柑桔,可預防鼻炎;睡前剝幾瓣桔子吃,能化痰止咳。將薄荷油一小瓶,置於枕頭邊,用漏氣的瓶塞蓋好,讓薄荷氣體慢慢散發,也有治頭痛、鼻塞之作用。

(5)夜臥桑菊枕。冬桑葉和秋菊可醒腦清目、治感冒,以其作枕芯,會使人頭腦清新,愉快入眠,也能防治感冒。

52.冬季皮膚如何保障?

保持皮膚滋潤,科學洗浴。冬季洗浴有四忌:忌太勤、忌水過燙、忌揉搓過重、忌肥皂堿性太強,不然,極易破壞皮膚表層原本不多的皮脂,讓皮膚更為幹燥,因而也更易發癢、皸裂。洗澡次數以每周1~2次為宜。洗浴後可擦些甘草油、止癢霜、潤膚膏等,以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表層幹燥、脫落。

保溫防寒。冬季氣溫低下,皮膚裸露部位極易凍傷,如手部、頭部、頸部等。其它如腳部也易受凍,因而應留心這些部位的防寒保溫,可圍圍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還可隨時摩擦雙手和耳朵,適時墊腳、鍛煉。忌穿潮濕的衣服、鞋襪,同時,手臉洗後要揩幹後才可外出。

避免使用劣質化妝品。劣質化妝品因質地不純或含鉛重,對皮膚有毒害作用。還有的化妝品含有某些易致過敏的香料,有的人使用後會過敏,甚而使色素增加。這些都易對皮膚造成傷害。冬季在皮脂少的情形下傷害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