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習練養生書法的原則
練習書法除應留心寫字的姿勢、握筆的方法及運筆的技巧、布局的合適外,還應做到貴在堅持,每天應寫1~3次,每次30分鍾左右。寫作時還應精神集中、專心致誌、興趣十足。在寫作過程中不要自己亂寫,以防生厭,應請老師指導,臨摹一本自己喜愛的碑帖,一邊觀摩、揣其神韻,一邊勤練以提高書法興趣與書法水平。還應多結交一些書法愛好者,相互交流經驗與心得。這樣可使自己的書法水平得以提高,書法興趣得以增長,既陶冶了性情又鍛煉了身體,可真正地收到書法養生的效果。
第五節繪畫、賞畫與養生
1.繪畫益養生
繪畫是一門藝術,一門能夠感染人的藝術;繪畫同時也是一種“心神合一”的養生運動。
繪畫前的構思,把對生活的理解、理想和熱愛用“心”去體驗、用“心”去琢磨,這可使人的心誌得以良性的鍛煉;繪畫時的心平氣和、絕慮寧神,使自己陶醉在畫麵藝術的海洋,可使人忘卻憂愁煩惱,使情緒、精神與美感相通,就會使心情變得達觀、喜悅、灑脫;再加之繪畫時的全身活動,動靜相合,寓動於靜,這對機體的關節、肌肉、血液、都有良好的作用。因此說,繪畫有陶冶心靈、養心舒肝、活動關節、流通氣血的養生效應。
繪畫的養生效應,已被一些高壽的畫家所證實。《畫論》曾寫道:“黃大癡九十而貌童顏,米友仁80餘神明不衰,無疾而遊,蓋畫中雲煙供養也。”畫中的雲煙是指於繪畫藝術境界中所獲得的樂趣。近代繪畫藝術大師劉海粟在90歲時,依然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揮毫自如,有人問他長壽健康的秘訣是什麼?劉海粟回答說:“我的長壽秘訣無他,不過是寫寫畫畫而已。”一語道出有興趣的寫寫畫畫的確是簡單易行的養生之道。
如為保健而學畫,不必強求畫技的水平,隻求專心認真地做,等到養成作畫的習慣,有了作畫的興趣時,其健身養生的效應也便在其中了,其作畫水平也可顯現出來。美國摩西婆婆,70歲才開始學畫,在80歲的時候,舉行過一次個人畫展,轟動了世界,到了90歲時,她還老當益壯,對繪畫興致勃勃。她說:“你隻要對你所喜愛的活動發生興趣,時常讓心智保持活動,做你能做的事,你就能延緩老化,獲得健康,便生活有意義、生命有價值。”
2.賞畫益養生
畫是造型藝術,特別是中國畫講究“傳神寫意”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它能夠使欣賞者受到強烈的感染與美的享受。
賞畫之所以具有保健、養生治病的作用,是因為畫麵的顏色、形態等內容被人的視覺接受後,會導致條件反射,會直接影響人的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的活動和心理活動。如:有的人賞畫後會感到神清氣爽、身心愉悅;有的人賞畫後會感到心氣平和、精神放鬆:有的人常畫後會精神振奮、樂觀向上。這都說明,賞畫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隻要選擇的畫麵合理,對養生、治病都有莫大的好處。
第六節寫作、記日記與養生
1.寫作益養生
寫作,不論寫任何體裁的文章,隻要有興趣去寫、認真去寫,都對健康有益,古今中外在創作方麵有成就的健康老人都證實了這點。如:中國科學家竺可楨82歲寫成了《物候學》;唐代名醫孫思邈在100歲時寫成了《千金翼方》;英國著名劇作家瀟伯納93歲時寫成了《牽強附會的寓方》;希臘著名劇作家索福克勒斯100歲時還在編寫劇本;美國著名黑人作家杜波依斯在93歲時完成了《黑色的火焰》三部曲。中國文學家郭沫若、茅盾也都在80多歲時還從事創作。
寫作益健康的機製,首先在於寫作過程是大腦思維活動的過程,按照“用進廢退”原則,經常寫作的人,大腦功能便得到了良性有序的增強,可有效地預防大腦早衰。再則,愛寫作的人,必定熱愛生活、熱愛事業與工作,他們把物欲看得很輕,他們的心態也就常處於平衡狀態。為此,他們機體的內分泌,激素的分泌,氣血的運行也常逞平衡狀態,這樣他們機體的免疫係統與抗病能力也都可相應地得到提高。還有寫作過程中的專心一意、聚精會神、物我兩忘的境界,是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可促使大腦內啡肽的發生,這對養生祛病都大有益處。